杨幂 战“疫”暖音|《赶往“火神山”的你》 - 杨幂

cover

如无法下载或有错误,请刷新重试或点此反馈给我们

杨幂 战“疫”暖音|《赶往“火神山”的你》 - 杨幂.mp3

[00:00.00]杨幂 战“疫”暖音|《赶往“火神山”的你》 - 杨...
[00:00.00]杨幂 战“疫”暖音|《赶往“火神山”的你》 - 杨幂
[00:03.24]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00:07.98]欢迎收听由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00:10.44]与酷我音乐联合出品的融媒试听节目《战“疫”暖音》。
[00:16.92]这是一张在网络上传播很火的图片,
[00:20.11]一段妻子凌晨4点发给丈夫的独白:老公,夜深了,
[00:25.95]希望你已经休息了。
[00:27.97]我知道你在武汉工作得很辛苦,身体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00:35.39]我想,如果时间退回到大年初一的中午,
[00:39.66]你能预见有多难,想必依旧会坚定出行的步伐,
[00:44.91]这就是初心和愿景。
[00:47.54]依旧这一天,袁绪强原本要和爱人步入婚姻殿堂。
[00:52.65]因为疫情,他选择从荆州老家“逆行”,
[00:56.74]与火神山施工现场的钢筋水泥为伴。
[01:00.74]妻子说,你放心去吧,欠你的婚礼,等火神山医院建好补给你。
[01:08.02]入夜,工地上灯火通明,焦灼中等待的万家灯火常亮不熄。
[01:15.35]是什么,让他们选择放下碗筷,告别父母妻儿,
[01:21.10]从四面八方紧急驰援,尽锐出战?
[01:25.25]2020年,武汉,像突然被急促地按下暂停键,
[01:31.30]热闹被病毒藏起来了。
[01:33.51]一个非同寻常的命令下达:迅速筹建武汉版“小汤山医院”。
[01:39.70]那是疫病的中心啊,没人敢肯定自己能够平安归来。
[01:45.12]一位山东小伙立了遗嘱,他说,我要有个万一,
[01:49.71]就让儿子朝着武汉的方向磕个头。
[01:53.90]本就和家人聚少离多的他们从四面八方星夜兼程奔赴武汉。
[02:00.31]微信群滴滴答答的响起:
[02:03.57]“人在安徽,等候通知,可随时出发。”
[02:07.37]“人在荆门,随时候命。”
[02:10.91]“人在黄冈,准备好了!”
[02:13.92]对于很多家庭来说,等丈夫、儿子、父亲回家,
[02:19.07]熬过10天就好了。
[02:20.96]但对于一线的建设者来说,时间太过短暂。
[02:26.14]“10天建座医院,这怎么可能?”
[02:29.51]这是火神山设计者、施工者,接到任务时的真实反应。
[02:35.14]“平面图与市场上现有的集装箱尺寸为什么会有偏差!”
[02:40.51]刚刚完婚赶来的中建三局技术员黄甜发现了大问题。
[02:46.08]现场有人回应,“但是这只有几毫米的差距。”
[02:50.31]“当几百个集装箱拼接起来以后,误差将会达到几米。
[02:55.96]那是大问题!”
[02:57.55]黄甜看着武汉疫情日趋严峻、医疗资源超负荷的形势,
[03:03.32]告诉团队,火神山医院必须是“一次高效成型”。
[03:08.95]这是与时间的较量。
[03:11.49]中建三局的黄挡玉时刻攥着“小时制”作战地图让大家一刻不敢停下。
[03:18.24]每天10点和晚上6点,需要两次对各单位施工进度做考核。
[03:24.51]为了眼下的问题,黄甜重新“精准定位”780多个集装箱的排布深化设计,
[03:31.47]连续奋战了4个昼夜。
[03:33.63]确诊的数字每天都在跳动,牵动人心。
[03:37.17]和死神抢时间,至少要一天工作20个小时,
[03:41.42]连吃饭都吃出了“火神山速度”。
[03:44.68]有人手指骨折,只用钢片和胶带简单包一下,“
[03:48.74]能提前一分钟交工,就能提前1分钟救治病人。”
[03:54.46]千里应援的无名英雄越来越多。
[03:57.48]一位山西小伙驱车八百公里,
[04:00.25]他说自己的爸爸在汶川地震时也曾赶过去支援,
[04:04.71]甚至没有谈薪酬。
[04:06.81]90后武汉小伙危凤和哥哥危龙、弟弟危超同时在工地上开工。
[04:13.32]哥哥开渣土车,弟弟开挖掘机,三人三班倒,没有钱也会来。
[04:20.51]大年初一穿来的一身棉袄,一直没有机会换。
[04:24.82]从数千位建设者集结,上百台挖机到位,
[04:28.91]到集装箱板房吊装搭建,最终,收治第一批患者入院……10天,
[04:35.73]34000平方米,1000张床位,代表了治愈与希望的火神山医院竣工了!
[04:43.70]从无名英雄的微笑里,我们看到了冲破黑暗的希望,
[04:48.92]有了可以创造世界奇迹的“魔力”,从死神手里抢时间的底气。
[04:55.89]为什么这么拼?
[04:57.41]因为,那一张张刚毅朴实的脸庞后,是一颗颗火热跳动的心:
[05:04.39]中建三局的安全总监凛然地说出苟利国家生死以;
[05:10.18]下水道安装工人说,希望工友和武汉市民都能健健康康;
[05:15.87]后勤阿姨只是希望能早点回家抱抱才四十多天大的小外孙。
[05:22.37]“云监工”们可能不知道,这段时间,
[05:25.44]家里孩子们总是追着问,爸爸去哪了?
[05:30.19]年迈的父母也是后来才得知,本以为孩子就是去出个差,
[05:35.94]没想到去和病魔擦肩。
[05:39.36]建设者们不敢多说,家人们甚至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05:45.21]徐明的一双儿女,乖乖地等待父亲回家,
[05:49.39]每次看到新闻画面时,都会大喊:“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05:54.74]希望能寻找到爸爸的身影。
[05:58.43]没有人天生是大英雄。
[06:00.78]哪有什么“基建狂魔”?
[06:02.59]谁天生就是神速?
[06:05.23]中国人没有神力,不过是许许多多普通人
[06:10.19]虽然身无铠甲但总在负重逆行。
[06:15.93]小汤山医院时任院长张雁灵支援建设途中,
[06:20.35]写下一首《去武汉路上》:奉命来武汉,协助建病院。
[06:27.54]时光十七年,华夏山河变,
[06:30.67]抗非精神在,再现小汤山。
[06:34.55]我们深爱着片土地,
[06:36.10]等春暖花开,等枯木逢春,等大病初愈
[06:40.53]等重振起飞。
[06:42.41]火神山,交付。
[06:44.64]故事来源: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
[06:44.94]农民日报、长江日报、视觉志微信公众号
[06:45.64]
杨幂 战“疫”暖音|《赶往“火神山”的你》 - 杨幂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欢迎收听由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与酷我音乐联合出品的融媒试听节目《战“疫”暖音》。
这是一张在网络上传播很火的图片,
一段妻子凌晨4点发给丈夫的独白:老公,夜深了,
希望你已经休息了。
我知道你在武汉工作得很辛苦,身体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我想,如果时间退回到大年初一的中午,
你能预见有多难,想必依旧会坚定出行的步伐,
这就是初心和愿景。
依旧这一天,袁绪强原本要和爱人步入婚姻殿堂。
因为疫情,他选择从荆州老家“逆行”,
与火神山施工现场的钢筋水泥为伴。
妻子说,你放心去吧,欠你的婚礼,等火神山医院建好补给你。
入夜,工地上灯火通明,焦灼中等待的万家灯火常亮不熄。
是什么,让他们选择放下碗筷,告别父母妻儿,
从四面八方紧急驰援,尽锐出战?
2020年,武汉,像突然被急促地按下暂停键,
热闹被病毒藏起来了。
一个非同寻常的命令下达:迅速筹建武汉版“小汤山医院”。
那是疫病的中心啊,没人敢肯定自己能够平安归来。
一位山东小伙立了遗嘱,他说,我要有个万一,
就让儿子朝着武汉的方向磕个头。
本就和家人聚少离多的他们从四面八方星夜兼程奔赴武汉。
微信群滴滴答答的响起:
“人在安徽,等候通知,可随时出发。”
“人在荆门,随时候命。”
“人在黄冈,准备好了!”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等丈夫、儿子、父亲回家,
熬过10天就好了。
但对于一线的建设者来说,时间太过短暂。
“10天建座医院,这怎么可能?”
这是火神山设计者、施工者,接到任务时的真实反应。
“平面图与市场上现有的集装箱尺寸为什么会有偏差!”
刚刚完婚赶来的中建三局技术员黄甜发现了大问题。
现场有人回应,“但是这只有几毫米的差距。”
“当几百个集装箱拼接起来以后,误差将会达到几米。
那是大问题!”
黄甜看着武汉疫情日趋严峻、医疗资源超负荷的形势,
告诉团队,火神山医院必须是“一次高效成型”。
这是与时间的较量。
中建三局的黄挡玉时刻攥着“小时制”作战地图让大家一刻不敢停下。
每天10点和晚上6点,需要两次对各单位施工进度做考核。
为了眼下的问题,黄甜重新“精准定位”780多个集装箱的排布深化设计,
连续奋战了4个昼夜。
确诊的数字每天都在跳动,牵动人心。
和死神抢时间,至少要一天工作20个小时,
连吃饭都吃出了“火神山速度”。
有人手指骨折,只用钢片和胶带简单包一下,“
能提前一分钟交工,就能提前1分钟救治病人。”
千里应援的无名英雄越来越多。
一位山西小伙驱车八百公里,
他说自己的爸爸在汶川地震时也曾赶过去支援,
甚至没有谈薪酬。
90后武汉小伙危凤和哥哥危龙、弟弟危超同时在工地上开工。
哥哥开渣土车,弟弟开挖掘机,三人三班倒,没有钱也会来。
大年初一穿来的一身棉袄,一直没有机会换。
从数千位建设者集结,上百台挖机到位,
到集装箱板房吊装搭建,最终,收治第一批患者入院……10天,
34000平方米,1000张床位,代表了治愈与希望的火神山医院竣工了!
从无名英雄的微笑里,我们看到了冲破黑暗的希望,
有了可以创造世界奇迹的“魔力”,从死神手里抢时间的底气。
为什么这么拼?
因为,那一张张刚毅朴实的脸庞后,是一颗颗火热跳动的心:
中建三局的安全总监凛然地说出苟利国家生死以;
下水道安装工人说,希望工友和武汉市民都能健健康康;
后勤阿姨只是希望能早点回家抱抱才四十多天大的小外孙。
“云监工”们可能不知道,这段时间,
家里孩子们总是追着问,爸爸去哪了?
年迈的父母也是后来才得知,本以为孩子就是去出个差,
没想到去和病魔擦肩。
建设者们不敢多说,家人们甚至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徐明的一双儿女,乖乖地等待父亲回家,
每次看到新闻画面时,都会大喊:“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希望能寻找到爸爸的身影。
没有人天生是大英雄。
哪有什么“基建狂魔”?
谁天生就是神速?
中国人没有神力,不过是许许多多普通人
虽然身无铠甲但总在负重逆行。
小汤山医院时任院长张雁灵支援建设途中,
写下一首《去武汉路上》:奉命来武汉,协助建病院。
时光十七年,华夏山河变,
抗非精神在,再现小汤山。
我们深爱着片土地,
等春暖花开,等枯木逢春,等大病初愈
等重振起飞。
火神山,交付。
故事来源: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
农民日报、长江日报、视觉志微信公众号
展开
歌曲吧 版权投诉 请联系我们 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