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兵变早预谋 - 天下书盟精品图书&修行者

cover

如无法下载或有错误,请刷新重试或点此反馈给我们

朱棣兵变早预谋 - 天下书盟精品图书&修行者.mp3

[ilingku:115][00:00.36]大家好,[00:06...
[ilingku:115]
[00:00.36]大家好,
[00:06.43]我是修行者,
[00:08.23]欢迎大家继续收听末日预言。
[00:14.80]朱棣兵变早预谋,
[00:26.45]中国历史上唯独明王朝有两个直隶上有两个都城,
[00:32.42]北京和南京。
[00:34.61]这还要归咎于明成祖朱棣的迁都一事,
[00:38.93]众所周知。
[00:40.36]朱元璋死后,
[00:41.54]把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文,
[00:44.06]而不是给他的儿子朱棣,
[00:46.76]因而朱棣就发动了一场靖南之役。
[00:50.93]这次空前的兵变使得叔叔抢走了侄子的皇位,
[00:55.25]并把都城从南京迁往了北京城。
[00:59.78]而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是朱棣发动的兵变,
[01:04.46]其实在朱元璋还在世的时候就已经被人预测到了,
[01:10.04]此然便是在政治界、
[01:12.32]军事界以及预言界都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刘伯温。
[01:18.77]刘伯温所写就的烧饼歌中曾提到,
[01:22.97]我朝大明,
[01:24.08]一统世界,
[01:25.49]南方钟灭北方钟,
[01:27.98]敌意太子是敌意,
[01:30.17]文星高拱日防西。
[01:33.86]最后一句是在提醒朱元璋要多加防范。
[01:38.24]朱元璋不明就里,
[01:40.02]忙问刘伯温,
[01:42.36]朕今都城,
[01:43.77]城监守密,
[01:45.06]何妨知有?
[01:47.28]很明显,
[01:48.42]朱元璋并不懂得这句预言的内涵。
[01:51.78]刘伯温回答说,
[01:54.24]臣见都城虽巩固,
[01:56.46]防守严密,
[01:58.11]似觉无虞,
[01:59.58]只恐燕子飞来。
[02:02.76]只恐燕子飞来。
[02:04.44]说的可不是南飞北回的燕子,
[02:07.38]而是暗指燕王朱棣。
[02:10.56]随后,
[02:11.15]刘伯温又即兴写就了一首打油诗。
[02:15.20]此城御驾尽亲征,
[02:18.00]一院山河永乐平。
[02:20.97]秃顶人来文墨苑,
[02:23.46]英雄一半尽还乡。
[02:27.22]到了这里,
[02:28.73]刘伯温连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中的谋臣是谁都预测了出来。
[02:34.82]整个预言的意思是说,
[02:36.92]大明朝虽然当下已经一统天下,
[02:40.43]但还是需要日夜提防警惕着,
[02:43.40]才有可能保住江山太平。
[02:46.61]日后大明朝在南方的气势将会逐渐趋于衰落,
[02:51.59]而北方将会成为代替南方的新都城。
[02:55.98]至此,
[02:57.07]已经把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的事情说了出来。
[03:02.11]随后,
[03:02.98]刘伯温继续为朱元璋泄露天机,
[03:06.73]敌意太子是嫡意,
[03:08.65]文星高拱日防西。
[03:11.17]是说太子虽然是嫡出,
[03:14.02]但他其实当上皇帝的机会并不大,
[03:17.22]而是要由文兴来继承王位的。
[03:20.83]文兴指的便是朱允文,
[03:23.92]也就是建文帝。
[03:26.08]但文兴当政也会遇到很多麻烦,
[03:29.53]最关键要防范的是子孙相残,
[03:32.74]同时还要防御战国内获得封侯的王爷们割据一方,
[03:37.60]当起土皇帝。
[03:40.10]一院山河永乐平一句中还提到了朱棣登基后的年号。
[03:46.23]朱棣在靖南之役一举兵变成功后,
[03:49.50]他登上了皇位而改年号为永乐。
[03:53.86]秃顶人来文墨苑,
[03:56.57]指的则是靖南之役的最大谋臣姚广孝,
[04:00.83]他曾是个和尚。
[04:02.51]于此,
[04:03.02]秃顶之说也不谋而合。
[04:06.82]烧饼歌中对朱棣兵变做出的大胆预测,
[04:11.15]最后意应验,
[04:13.04]而让刘伯温所作的这一本诗歌集传为预言界的奇葩。
[04:18.74]关于靖南之役,
[04:20.43]我国另两本在预言界也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书****和梅花师也都做出了各自的预测。
[04:29.78]在****的第28项中,
[04:32.39]曾经写出了一个寓言,
[04:34.44]其提到草头火脚,
[04:37.17]宫阙灰飞,
[04:38.67]家中有鸟,
[04:39.87]郊外有泥。
[04:41.97]并且还说。
[04:43.38]羽满高飞日争妍,
[04:45.61]有李花真龙游四海。
[04:48.88]方外是吾家,
[04:52.00]清代文人今胜叹。
[04:53.74]在读到此处的时候,
[04:55.63]联想到大明建国初期的靖南之意,
[04:58.87]不无感慨的说,
[05:01.54]此项主燕王起兵,
[05:04.09]李景隆迎燕兵入都,
[05:06.82]宫中大火,
[05:08.26]见闻驻发出网,
[05:11.14]这分明就是发出的朱棣篡位夺权的信号灯。
[05:16.60]由南宋传下来的梅花诗中的第四首,
[05:19.90]也是在专门预测明王朝的历史。
[05:23.16]这首诗写道,
[05:25.30]毕竟英雄岂布衣,
[05:27.67]朱门不是旧。
[05:29.13]黄鸡飞来燕子寻常事,
[05:32.68]开到李花春已非。
[05:36.32]诗中所写的英雄便是朱元璋,
[05:39.75]他从一个叫花子起家,
[05:41.79]是实实在在的布衣了。
[05:44.48]第二句则指出诸身贫寒的朱姓人家可以做出一番雄图霸业。
[05:51.39]到第三句,
[05:52.31]笔锋一转,
[05:53.40]直接写起了燕王朱棣起兵废掉建文帝的事情。
[05:58.00]历史的变革再一次在千百年前被预言师言中。
[06:04.06]据史料记载,
[06:05.84]靖南之役的起始是因为建文帝即位后,
[06:09.59]国内藩王的势力逐渐膨胀,
[06:12.38]建文帝为了斩草除根,
[06:14.39]以保自己的江山社稷,
[06:16.37]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的削藩措施。
[06:20.18]但这恰恰威胁到了燕王朱棣的利益,
[06:23.79]于是坐镇北平的朱棣就起兵造了反。
[06:28.62]1402年,
[06:30.27]朱棣攻破南京城,
[06:32.49]这天宫中大火,
[06:34.86]建文帝下落不明。
[06:37.32]之后,
[06:37.90]朱棣于同年继位,
[06:39.91]第二天改国号为永乐,
[06:42.82]改北平为北京。
[06:45.76]一直到1421年,
[06:47.83]北京城的建设工程全部落下帷幕,
[06:51.25]朱棣便迁都北京城,
[06:53.59]南京只是作为流都存在。
[06:57.82]尽管烧饼哥属于预言式,
[07:00.98]但其和明朝的历史发展轨迹如此吻合,
[07:05.36]不得不说也是一个奇迹。
[07:08.39]至于秉承了唯物主义观点的人怎么看这件事情,
[07:12.89]丝毫都影响不了绍饼哥在预言界的地位和价值。
[07:18.48]而这也是迄今为历史所验证的最大的神奇预言之一。
[07:26.40]好了,
[07:28.21]今天就到这里,
[07:29.74]感谢您的收听,
[07:31.24]我们下期再见。
大家好,
我是修行者,
欢迎大家继续收听末日预言。
朱棣兵变早预谋,
中国历史上唯独明王朝有两个直隶上有两个都城,
北京和南京。
这还要归咎于明成祖朱棣的迁都一事,
众所周知。
朱元璋死后,
把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文,
而不是给他的儿子朱棣,
因而朱棣就发动了一场靖南之役。
这次空前的兵变使得叔叔抢走了侄子的皇位,
并把都城从南京迁往了北京城。
而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是朱棣发动的兵变,
其实在朱元璋还在世的时候就已经被人预测到了,
此然便是在政治界、
军事界以及预言界都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刘伯温。
刘伯温所写就的烧饼歌中曾提到,
我朝大明,
一统世界,
南方钟灭北方钟,
敌意太子是敌意,
文星高拱日防西。
最后一句是在提醒朱元璋要多加防范。
朱元璋不明就里,
忙问刘伯温,
朕今都城,
城监守密,
何妨知有?
很明显,
朱元璋并不懂得这句预言的内涵。
刘伯温回答说,
臣见都城虽巩固,
防守严密,
似觉无虞,
只恐燕子飞来。
只恐燕子飞来。
说的可不是南飞北回的燕子,
而是暗指燕王朱棣。
随后,
刘伯温又即兴写就了一首打油诗。
此城御驾尽亲征,
一院山河永乐平。
秃顶人来文墨苑,
英雄一半尽还乡。
到了这里,
刘伯温连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中的谋臣是谁都预测了出来。
整个预言的意思是说,
大明朝虽然当下已经一统天下,
但还是需要日夜提防警惕着,
才有可能保住江山太平。
日后大明朝在南方的气势将会逐渐趋于衰落,
而北方将会成为代替南方的新都城。
至此,
已经把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的事情说了出来。
随后,
刘伯温继续为朱元璋泄露天机,
敌意太子是嫡意,
文星高拱日防西。
是说太子虽然是嫡出,
但他其实当上皇帝的机会并不大,
而是要由文兴来继承王位的。
文兴指的便是朱允文,
也就是建文帝。
但文兴当政也会遇到很多麻烦,
最关键要防范的是子孙相残,
同时还要防御战国内获得封侯的王爷们割据一方,
当起土皇帝。
一院山河永乐平一句中还提到了朱棣登基后的年号。
朱棣在靖南之役一举兵变成功后,
他登上了皇位而改年号为永乐。
秃顶人来文墨苑,
指的则是靖南之役的最大谋臣姚广孝,
他曾是个和尚。
于此,
秃顶之说也不谋而合。
烧饼歌中对朱棣兵变做出的大胆预测,
最后意应验,
而让刘伯温所作的这一本诗歌集传为预言界的奇葩。
关于靖南之役,
我国另两本在预言界也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书****和梅花师也都做出了各自的预测。
在****的第28项中,
曾经写出了一个寓言,
其提到草头火脚,
宫阙灰飞,
家中有鸟,
郊外有泥。
并且还说。
羽满高飞日争妍,
有李花真龙游四海。
方外是吾家,
清代文人今胜叹。
在读到此处的时候,
联想到大明建国初期的靖南之意,
不无感慨的说,
此项主燕王起兵,
李景隆迎燕兵入都,
宫中大火,
见闻驻发出网,
这分明就是发出的朱棣篡位夺权的信号灯。
由南宋传下来的梅花诗中的第四首,
也是在专门预测明王朝的历史。
这首诗写道,
毕竟英雄岂布衣,
朱门不是旧。
黄鸡飞来燕子寻常事,
开到李花春已非。
诗中所写的英雄便是朱元璋,
他从一个叫花子起家,
是实实在在的布衣了。
第二句则指出诸身贫寒的朱姓人家可以做出一番雄图霸业。
到第三句,
笔锋一转,
直接写起了燕王朱棣起兵废掉建文帝的事情。
历史的变革再一次在千百年前被预言师言中。
据史料记载,
靖南之役的起始是因为建文帝即位后,
国内藩王的势力逐渐膨胀,
建文帝为了斩草除根,
以保自己的江山社稷,
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的削藩措施。
但这恰恰威胁到了燕王朱棣的利益,
于是坐镇北平的朱棣就起兵造了反。
1402年,
朱棣攻破南京城,
这天宫中大火,
建文帝下落不明。
之后,
朱棣于同年继位,
第二天改国号为永乐,
改北平为北京。
一直到1421年,
北京城的建设工程全部落下帷幕,
朱棣便迁都北京城,
南京只是作为流都存在。
尽管烧饼哥属于预言式,
但其和明朝的历史发展轨迹如此吻合,
不得不说也是一个奇迹。
至于秉承了唯物主义观点的人怎么看这件事情,
丝毫都影响不了绍饼哥在预言界的地位和价值。
而这也是迄今为历史所验证的最大的神奇预言之一。
好了,
今天就到这里,
感谢您的收听,
我们下期再见。
展开
歌曲吧 版权投诉 请联系我们 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