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重生创业时代第三百集
方俊辉都听傻了
许阳这发展速度未免也太快了吧
这大半年前还是跟深市一个创业公司老板签合同
现在就要跟香港李家二公子合作了
不过
虽然震惊
但是他还没有任何的怀疑
与许阳约定了两万元的酬劳之后
立刻开始收拾简单行李
准备明天一早从深市过关去香港
最近
许阳在同行的中海外师生眼中
一下子变得神秘起来
下了课就玩失踪
也不跟大家一起吃饭
不知道他到底在忙什么呢
回到酒店的时候呢
时间已经很晚
胡秉文来他的房间找到他
问他是不是在香港有亲戚
怎么一天到晚老不见人影
许阳笑着说自己最近认识几个香港朋友
没事的时候呢
一起玩了几次
胡秉文告诉他
港大文学院周五准备搞一个交流会
交流会上
港大会安排英语系的几个杰出同学以香港为话题
与咱们的交流生进行讨论
到时候呢
整个英文系的同学都会到场观看
所以啊
你一定要精心准备呀
许阳搞不明白
问他
这以香港为话题
这个话题也太泛泛了吧
胡秉文笑道
哎呀
反正到时候呢
见招拆招
据说到时候有香港的媒体到现场
你一定要好好准备一下
到时候好好表现
给咱们中海外争光啊
许阳无奈一笑
哎呀
这个交流会听起来就很水啊
也没有一个明确点的话题
哪怕说让我们聊一聊香港经济或者香港发展也行啊
胡秉文说
哎呀
参与交流的都是文学院的学生
又不是学经管的
他们也未必懂香港经济
再说了
你懂吗
许阳点点头
务必认真的说
哎呀 我懂啊
我懂得很多呀
胡秉文以为他开玩笑呢
便是笑骂一句
哎呀
你懂个屁呀
回去多了解一点香港这一百年来的历史
到时候好好表现啊
许阳叹了口气
说道
哎 好吧
胡秉文走之后
许阳开始抱着电脑研究起了刚刚开盘的美股
纳斯达克今天的开盘指数是四千六百四十六点
徐阳算了一下
距离三月十三日最高的五千一百三十二点
还有四百八十六点的上涨空间呢
幅度是百分之十点五左右
而今天英伟达的开盘股价是三十点一八八美元
这个价格让许阳狂喜不已
无论大盘十三号开始怎么崩盘
自己拿着英伟达的股票一直拿到六月份
等股票涨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再出手
这样的话
大概能有一点七倍的净利润
投资二点八亿美元
净利润大概在四点八亿美元上下
但是美股还有一个好处
就是可以融资融券
增加杠杆
融资是直接用保证金从券商手里借钱
不过呢
第一证券的融资融券是有很多参考的
许阳的开户金额虽然比较高
但是开户时间短
而且之前没有持有股票
所以这种情况一般会被券商认为是新手
融资杠杆只有一倍
比如许阳现在有四百万美元
券商可以给他一倍杠杆
也就是说
四百万美元做抵押
然后能够从券商手里以较高的年息贷款四百万美元
当然
这笔钱在账户里只能用来买股票
如果自己用这八百万美元买了股票
股票上涨自然是万事大吉
但是如果自己买的股票暴跌的话
跌了百分之五十
八百万一共还剩下四百万的时候
券商会为了保证他那四百万美元借款不受损失
就会给自己强制平仓
这也就是俗称的爆仓了
爆仓后
自己四百万美元亏没了
券商的钱还能够收回去
一倍杠杆看着没有多大风险
但是美股不设涨跌停
运气不好的
一天跌去百分之五十都不算稀奇
所以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不过
许阳知道英伟达的表现
别说是跌百分之五十了
他至少能涨百分之一百五十
这个时候自然是要多拿一些筹码出来
于是他便利用一倍的杠杆
从券商那里融了四百万美元
现在美股行情好
融资利率相对较高
第一证券给它的融资利率是年化百分之十
也就是说
借四百万
在不爆仓的前提下
近年的利息是百分之十
一天大概一千一百万美元的利息
毛毛雨嘛
于是
许阳决定把这八百万美元全仓英伟达
买完之后
许阳便再也没有关注股票了
一切就等着明天李泽凯的钱进来
翌日
方俊辉抵达香港的时间刚好是中午
许阳上完课便直接从学校出来
打车去李泽凯的公司
同时也让方俊辉打车过去
抵达李泽凯的公司之后
他与方俊辉立刻开始和李泽凯以及他的法务团队碰合约细节
合约的主要内容是
许阳将现在的百分之四十的腾讯股份和即将到手的百分之十五的腾讯股份全部质押给李泽凯
质押金额是二点七六亿美元
赎回期限是四个月
月息百分之二
不叠加
也就是说
许阳有四个月的时间赎回这百分之五十五的股份
时间每延长一个月
计息百分之二
不足整月则按整月计算
如果到期之前
许阳连本带利全部还清
则质押协议自动失效
股份仍旧为许阳持有
如果到期之后
许阳无法还清本金和利息
则许阳无需偿还任何本金与利息
但是股份则全部变更为李泽凯所有
剩下百分之十五待解冻后
也自动归李泽凯所有
如果因为意外情况
导致许阳对赌百分之十五的股份的协议失效
那许逸阳要赔偿李泽凯七千五百万美元
这个协议也给了许阳一个没写出来的选择
如果他有能力赎回的话
他也可以拒绝赎回
直接促使质押协议变更生效
当然
许阳也根本不会选择这条路
李泽凯的二点七六亿美元打入许阳指定账户后
本协议自动生效
许阳将本金利息打入李泽凯的指定账户后
本协议自动失效
以四个月的时间内
许阳没有将本金
利息打入李泽凯指定账户
为股权变更的触发机制
这几条捋清楚之后
许逸阳与李泽凯在合约上签字画押
紧接着
李泽凯公司的财务将二点七六亿美元打入了许逸阳的花旗银行账户内
协议正式生效
两人握手的时候
因为各怀鬼胎
彼此都笑的十分开心
用力的紧握
大力甩手的过程持续了二十多秒
李泽凯觉得许阳上了自己设的套
许阳觉得李泽凯跳了自己挖的坑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小细节
这次股权质押的事情
许阳和李泽凯不约而同的决定先不告诉马总
毕竟两人现在已经是暂时把他踢到一边儿了
让他知道
估计心里会比较难受
合约签完
李泽凯笑着对许阳说
许先生啊
晚上一起吃饭吧
我做东
许阳虽然年纪比李泽凯小了很多
但还是一副称兄道弟的姿态
笑道 哎呀
都是朋友
怎么好意思总是让李公子做东呢
要不我来吧
李泽凯认真的道
哎呀
我是东道主
自然是我来安排了
如果哪天我去了内地
许先生再来安排的话
我肯定没有意见了
许阳也没有坚持
顺口问他
对了
李公子有没有做唱片公司的朋友啊
如果有的话
我想认识认识唱片公司
李泽凯笑着问
哎呀
许先生是不是看上哪个女歌手了呀
不如直接说出来
我晚上让她来陪你吃饭
许阳摆摆手
笑道 哎呀
我是喜欢音乐
想认识认识唱片公司的老板
看看以后有没有什么机会搞搞合作
女歌手嘛
就算了
许阳一直惦记着跟佟方权深入合作
搞一搞运营商的增值服务业务
这样不但自己能够赚钱
还能够帮佟方权做业绩
不过
他真正看重的不是短信算命
短信天气预报这样的弱鸡服务
他想做的是彩铃业务
彩铃业务爆红的时候
全国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用户开通彩铃
别看就是把电话提示音变成音乐
光就这个服务
用户一个月就要支付三到五元的信息费
但是话说回来
现在手机一个月再怎么省着用
话费也要大几十块
所以三到五元的话费反而算不得什么
放在每个月话费里根本就不显
虽然费用不显眼
但是效果确实显眼
自打改革开放以来
电话在国内快速普及
八十年代
远距离联系还得靠发电报
九十年代
家用电话就走进普通城市居民家中了
到现在
固定电话普及度已经非常高了
手机也开始快速普及了
国人打了二十多年的电话
电话等待音永远都是千篇一律的嘟嘟嘟
忽然每月几块钱就能把这个固化了的印象彻底扭转
对大多数用户来说
这钱花的特别值
尤其是把自己的电话等待音换成自己喜欢的音乐歌曲
那感觉简直不要太爽
所以呢
彩铃业务一定是未来增值业务的一块巨大肥肉
彩铃是韩国人在两千年的下半年才发明的
现在还没有问世呢
而国内引入彩铃的时间更晚
是两千零三年
比现在晚了很多
如果自己现在能把彩铃业务搞出来
光这一项业务就足够赚翻了
如果移动QQ业务一个月十块钱
全国最终能做到几百万用户
那彩铃业务一个月五块钱
全国能做几千万用户
甚至更多
不过未来电信改名为移动之后
移动的彩铃完全是他们自己运作的
没有交给第三方来插手
所以想提前把这块蛋糕划拉到自己的碗里
没有想点其他的办法来曲线救国
许阳现在脑子里就一个曲线救国的好办法
他想在移动还没有开展彩铃业务之前
先去找唱片公司
低价的把他们所有的音乐的手机版权买断过来
这一点根本不用怀疑唱片公司愿不愿意卖
他们不是从未来重生回来的人
现在的他们根本就看不到音乐在手机上能有什么赚钱的路子
整个行业都没有从手机赚钱的先河
他们甚至根本不会想到版权里面还能够单独拆分一个手机版权
更是不知道手机版权可以通过彩铃赚大钱
如果现在有人愿意为这个版权付一定的费用
哪怕这个费用并不算高
但是在他们看来
这钱也跟白捡的一样
他们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卖掉
甚至不夸张的说
一个有十万首甚至几十万首版权的唱片公司
只要是百万级的版权费
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把这十万甚至几十万首歌的手机版权都独家授权给自己
而且他们肯定会一边急迫的跟自己签合同
一边在心里暗骂自己是送钱的傻鸟
等自己把唱片公司的手机独家版权拿到手
自己就可以去建议佟方权搞彩铃业务
那个时候
无论是电信改名后的移动还是联通
只要是想做彩铃业务
就必须得跟自己合作
因为只有自己才能有这些流行音乐合法的独家版权
虽说现在盗版音乐多如牛毛
但是运营商是央企
对版权的尊重还是非常到位的
所以呢
到那个时候
自己就拿着版权去跟运营商合作彩铃业务
到时候原本该唱片公司赚的那笔钱就被自己给消化了
徐阳想的是
先在香港把港台两地所有的唱片公司手里所有的音乐的手机版权都吃下来
回内地之后呢
再把内地唱片公司的版权也都买下
这样一来
基本上所有的国语音乐都能够囊括在内
到那个时候
移动联通的彩铃业务只能跟自己合作
李泽凯压根儿就想不到这方面
他见许阳想认识唱片公司的老板立刻开口说道
哎呀
既然许先生对唱片感兴趣
晚上我把香港几大唱片公司的负责人都叫过来
晚上一起吃饭
许阳笑道
哎呀
那真是太感谢你了
李公子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