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集_庆余年 - 海凌&颠倒的完美&浥轻尘&半纸鸿鹊&寐尹&夏猫儿&花色&主播:广场舞大妈&谷映蝶&一月&剧舞吧沁沁&白亦&若初&訫念&腐眼看人基&羽小白

cover

如无法下载或有错误,请刷新重试或点此反馈给我们

第182集_庆余年 - 海凌&颠倒的完美&浥轻尘&半纸鸿鹊&寐尹&夏猫儿&花色&主播:广场舞大妈&谷映蝶&一月&剧舞吧沁沁&白亦&若初&訫念&腐眼看人基&羽小白.mp3

[ilingku:032][00:03.58]欢迎收听由懒人听书出品...
[ilingku:032]
[00:03.58]欢迎收听由懒人听书出品多人有声小说庆余年作者,
[00:15.83]猫腻播音广场舞大妈。
[00:22.54]第182集。
[00:25.28]整座京都,
[00:27.36]最早知道都察院集体弹劾当朝红人范闲的不是旁人。
[00:34.78]正是范闲自己。
[00:37.98]当陛下没有看到那些奏章的时候,
[00:41.47]范闲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
[00:47.52]沐铁规规矩矩地坐在范闲对面的椅子说道。
[00:52.72]是昨夜都察院左都御史赖名成牵的头,
[00:58.04]因为下面要有确认的程序,
[01:00.20]所以今天才送到处里来。
[01:03.52]监察院一处负责暗中监视百官动向,
[01:07.97]御史们联名上书,
[01:09.67]这么大动静儿,
[01:10.94]如果一处的官员还不能马上侦查到,
[01:14.27]范闲只怕气的要开第二次整风。
[01:18.78]他点了点头,
[01:20.44]弹了弹手上的纸张,
[01:22.24]好奇地问道。
[01:24.72]就这些罪名啊。
[01:27.16]呃,
[01:28.22]大人不可小视。
[01:30.68]毕竟。
[01:33.30]沐铁住嘴,
[01:34.42]没再说。
[01:35.68]范闲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
[01:38.72]目光之中带着一些戏谑。
[01:41.94]是不是觉着本官的确担得起这些罪名呢?
[01:46.78]御史言官的奏章上写的是清清楚楚,
[01:51.17]范闲在执掌一处短短一个月时间内,
[01:54.49]收受多少人提供的多少银两,
[01:57.29]同时私放了多少位嫌疑人,
[01:59.84]还有纵容手下当街大施暴力。
[02:04.96]后一件事儿只是和朝廷脸面有关,
[02:08.36]而前面两件事儿却是实实在在的罪名。
[02:12.74]那些经由柳氏递到范闲手中的银票总是有据可查,
[02:17.99]而那些被监察院逮了进去,
[02:20.69]接着又被放走的官员,
[02:22.70]也不可能瞒过天下人。
[02:25.64]这些罪名足以令任何一位官员下台。
[02:31.16]范闲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眉心,
[02:34.35]今天都忙了一天了,
[02:35.99]结果夜里边儿又遭遇了这么件事儿,
[02:39.03]他的心中实在是有些恼火,
[02:42.39]咱们大庆朝的都察院御史言官,
[02:45.24]两张鸭子的嘴皮,
[02:47.25]一颗绵粹的心,
[02:48.93]吃软饭的货色,
[02:50.40]这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不畏权贵了?
[02:53.79]还是说本官如今的权力不够大,
[02:56.61]身份还不够尊贵啊?
[03:00.03]沐铁听着忍不住想笑,
[03:02.97]因为监察院一直瞧不起都察院,
[03:05.82]但却硬生生地将笑意给憋了回去,
[03:09.69]心想提司大人这后两句明显是有些明知故问。
[03:14.34]如今的京都,
[03:16.12]小范大人权高身贵,
[03:18.88]那是世人皆知。
[03:21.14]这其实是范闲很不明白的一点,
[03:24.54]那些都察院的御史们为什么有胆子平白无故的来得罪自己呢?
[03:31.12]自己这些天的手段一直比较温柔,
[03:34.25]想来没有触及到这些人的颜面,
[03:37.46]而且自己这些天圣眷渐隆,
[03:41.00]这些人难道不怕圣上不高兴吗?
[03:46.01]沐铁看着他脸色,
[03:47.44]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03:49.52]解释着大人呢,
[03:52.46]这是都察院的惯例,
[03:54.44]他们一向针对监察院行事,
[03:57.38]庆律给了他们这个权力,
[03:59.66]陛下又一直压着监察院暗中的手段,
[04:03.44]所以隔些日子,
[04:04.97]那些穷酸的秀才总是会挑咱们院里的毛病,
[04:09.47]只是想不到他们居然有胆子直接针对大人,
[04:14.99]而且下了罪名竟是如此之重。
[04:20.48]范闲伸手进了茶杯,
[04:22.73]蘸了几滴冰凉的残茶,
[04:25.10]细细的涂抹在眉心上,
[04:26.89]揉着那丝清亮,
[04:29.36]让他稍许冷静了一些。
[04:31.58]监察院是一个很特殊的机构,
[04:35.40]在前朝的时候,
[04:37.26]都察院是朝廷中最高的监察、
[04:40.13]弹劾及建议机关。
[04:43.04]长官为左、
[04:44.56]右都御史,
[04:46.56]下设副都御史、
[04:48.48]检都御史,
[04:49.86]又依地方管辖,
[04:51.39]分设监察御史,
[04:53.52]巡按州县,
[04:54.96]专事官吏的考察和举劾。
[04:58.92]在庄墨韩大家所修的职官注中,
[05:02.70]曾经写道,
[05:04.39]当年大魏的都察院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
[05:09.64]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
[05:14.32]风纪之司。
[05:15.84]凡大臣奸邪小人,
[05:18.21]购党作为服乱政者和凡百官委容贪冒坏官记者,
[05:26.86]和凡学术不正,
[05:29.56]上书陈言变乱,
[05:31.51]成宪希进用者。
[05:35.20]遇朝觐考察,
[05:37.67]同吏部司贤否陟黜?
[05:41.72]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
[05:45.09]即刑部大理县平之,
[05:48.30]其奉敕内地拊循外地各专级敕行事。
[05:53.98]十三道监察御史,
[05:56.42]主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
[06:00.11]或漏章百劾,
[06:01.88]或封章奉而都察院总宪纲。
[06:07.44]庆国的都察院史远远没有前朝时的风光。
[06:12.16]撤了监察御史,
[06:14.30]巡视各郡地的职司审案权移给了刑部和大理寺,
[06:19.61]而将监查各郡暗监官员之类的大部分权力,
[06:23.90]都被转移到了陈萍萍一手建立起来的监察院里。
[06:28.80]如今只是为天子耳目,
[06:31.39]风纪之司空剩下了一张嘴,
[06:34.63]却没什么实际的***。
[06:37.60]当官的是什么人呢?
[06:39.56]是男人,
[06:40.91]那男人最喜欢什么呢?
[06:43.30]除了美人,
[06:44.54]自然就是权力了。
[06:46.64]所以说,
[06:47.21]如今的都察院御史,
[06:49.70]对于抢走了自己大部分权力的监察院这个畸形的庞然大物,
[06:55.70]总有一丝羡艳与仇视。
[06:58.82]也许是这些读书人还在怀念很久以前历史之中都察院的荣光,
[07:06.30]便仗着自己言罪的特权,
[07:09.27]时不时地上章弹劾监察院官员。
[07:13.94]不过,
[07:15.00]有陈老跛子那双似乎有毒的眼睛看着这些御史们,
[07:20.45]已经安份了许久了。
[07:22.80]为什么这些御史会忽然发难?
[07:26.32]范闲有些小心地思考着。
[07:30.84]监察院在监察机构中的独大,
[07:33.76]并不代表着都察院对于朝政已经丧失了影响力。
[07:39.14]所谓众口铄金,
[07:41.40]三人成虎,
[07:43.26]就连堂堂的长公主也会被范闲的几千张言纸逼出宫去。
[07:48.68]可以想见,
[07:49.50]言语足以杀官。
[07:53.40]都察院里的御史大多是出身寒门极得士子们的拥戴。
[07:59.02]往日御史上书,
[08:01.04]总会引得天下文士群相呼应,
[08:04.88]一轮言语攻击下来,
[08:07.46]朝廷总会查上一查,
[08:09.98]就算最后没查出结果,
[08:12.17]但那位浑身污水的官员,
[08:14.78]总不可能再堂堂正正地站在朝堂之上。
[08:20.66]范闲冷笑了一声,
[08:22.80]脑子一转,
[08:23.97]就知道了问题的所在。
[08:26.40]看来,
[08:27.06]监察院暗中调查信阳与二殿下的问题,
[08:30.79]风声已经透露出去。
[08:32.98]他记得清清楚楚,
[08:35.03]在刑部之上,
[08:36.80]那位奉长公主的命令想打断自己双腿的前任左都御史,
[08:43.22]可是长公主养的小白脸儿,
[08:46.13]而那个自己正在暗中调查的大才子贺宗纬,
[08:50.90]如今也在都察院中。
[08:56.14]不一会儿的功夫,
[08:58.01]送往宫中的密奏已经有了回音。
[09:01.24]范闲看着那个金黄绵薄裹着的盒子一眼,
[09:06.44]他摇了摇头,
[09:08.03]掀开一看,
[09:09.35]里边只有一张白纸。
[09:12.06]白纸上写着两个字儿。
[09:15.94]安之。
[09:18.36]范闲,
[09:19.54]姓范名闲,
[09:21.52]字安之。
[09:23.58]如今的他自然能够想到,
[09:26.59]这次应该还是当年的皇帝陛下亲自为自己取的。
[09:32.14]他不由皱了皱眉头,
[09:34.31]不清楚圣上究竟是什么意思。
[09:37.61]在上密奏的时候,
[09:39.65]他就知道皇帝一定会将自己奏的内库亏空之事暂时压下来。
[09:46.61]只是忽然间多了御史台上书弹劾一事,
[09:50.12]让他会错了意。
[09:52.08]以为是皇帝,
[09:53.65]让自己将这口气也忍下来。
[09:57.58]不能安。
[09:59.62]范闲摇了摇头,
[10:01.28]对沐铁说道。
[10:03.30]查查那些自命清廉的御史,
[10:06.19]既然奏我贪赃枉法,
[10:08.23]那自然叫来而不往非礼也。
[10:13.52]沐铁有些意外。
[10:15.90]陈院长曾经吩咐过,
[10:18.37]对于都察院的奏章,
[10:20.14]就像听狗叫一样,
[10:21.52]别去理他,
[10:23.23]因为宫中不愿意监察院去查都察院,
[10:26.53]免得面子上不好看。
[10:28.60]而且为了广开言路,
[10:30.52]陛下一直没给监察院缉拿言官的***。
[10:35.40]范闲呸了一口。
[10:37.70]这次不止在叫唤了,
[10:39.66]都已经张着嘴准备咬我了,
[10:41.79]还顾忌什么朝廷脸面呢。
[10:44.00]我让你去查,
[10:45.55]查出问题来自然是不会自己出手,
[10:48.21]当然是扔到大理寺和刑部,
[10:50.52]就算陛下压着不受,
[10:52.86]本院一处,
[10:53.67]外面那张墙是作什么用的?
[10:57.44]沐铁心中极为高兴,
[10:59.88]监察院的人早就等着这么一天了。
[11:02.94]天精神百倍地领命出府,
[11:05.35]自去安排密探,
[11:07.00]开始侦查都察院那些御史们的一应不法事儿。
[11:12.70]第二日,
[11:14.06]范闲好好地在家中打了一天的卫生麻将,
[11:17.75]赏了一天的好雨,
[11:19.67]浑没把御史们的参劾当回事儿。
[11:23.06]倒是从他嘴里知道了消息的婉儿若若有些着急,
[11:27.27]因为谁都知道这官声的重要性。
[11:32.04]直到御史参劾范闲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京都,
[11:37.30]中书也已经将参劾的奏章抄录后送到范府,
[11:42.19]范闲这才假意的始知此事,
[11:45.76]他满脸惊愕,
[11:46.96]一脸怒气。
[11:48.52]晚上却依然睡的是极为香甜。
[11:53.50]第三日一大清早,
[11:55.58]范闲就出了范府。
[11:57.50]依照规矩,
[11:59.03]被御史参劾的官员必须先放下手中的工作,
[12:03.20]上折自辩。
[12:05.27]但他却没依着规矩做事,
[12:07.79]反是施施然地去了新风馆,
[12:10.58]领着一家大小,
[12:12.20]对那鲜美无比的接堂***发起了一阵的攻势。
[12:18.22]此事已经在京都的城中引起轩然大波,
[12:22.67]谁也不知道他这位当朝红人会选择什么样的手段进行反击,
[12:29.21]因为此次御史集体上书,
[12:32.30]明显是有备而来。
[12:34.46]将参劾的罪名咬的是死死的,
[12:37.83]连这个月里出入过一处的官员都查的是清清楚楚。
[12:44.42]但谁也没料到,
[12:46.50]范提司竟然没对御史们发起反击,
[12:50.22]反而是在对肉***发起了攻击。
[12:56.90]第4只。
[12:58.50]连续几日的阴雨终于停了,
[13:01.48]范闲领着一家大小去郊外赏菊,
[13:05.20]抢在世人之前,
[13:07.03]用手亲近的亵玩初开的一朵朵小雏菊。
[13:15.06]按道理来说,
[13:16.99]这时候中书应该拿出陛下的旨意来了,
[13:20.68]查还是不查,
[13:21.91]问还是不问。
[13:24.38]不管是准备敲醒一下这一年中走红太快的小范大人,
[13:30.12]还是痛斥一番多事的都察院御史们,
[13:33.75]这陛下总要有个态度才行啊。
[13:37.52]朝议的时候,
[13:39.39]吏部尚书颜行书终于忍不住心中的好奇,
[13:43.92]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
[13:46.34]可哪儿知道,
[13:47.97]皇帝陛下只是从鼻子里边哼了一声,
[13:51.27]根本没什么反应。
[13:54.74]场面就这样尴尬地僵持着,
[13:57.78]都察院那些御史们一脸正义肃然,
[14:01.23]也渐渐化作了尴尬,
[14:03.60]策划着再次联名上书,
[14:06.15]并且准备在朝中文官队伍里边儿广拉。
[14:10.73]同年。
[14:11.78]同时,
[14:12.63]要将太学的学生也发动起来。
[14:16.64]庆国皇帝其实是在等范闲的自辩折子,
[14:21.33]他本打算随意的糊弄几下,
[14:24.03]把这事儿糊弄过去就行了。
[14:26.64]任何一位盛世的帝王,
[14:28.71]其实都很擅长这种和稀泥的本事。
[14:32.48]但是没想到,
[14:34.23]范闲却一直不管不问,
[14:36.72]摆出了一副问心无愧的模样四处游玩,
[14:41.43]将这道题目扔了回去。
[14:43.92]他心里想的很阴损。
[14:46.32]不是想让自己咬人吗?
[14:47.95]啊,
[14:48.46]你这个当皇帝的总得为我保驾护航才行,
[14:52.93]如果现在只是这种小事儿,
[14:55.21]就要自己灰头土脸的,
[14:57.22]那将来真动起信阳来收拾长公主,
[15:01.15]你不得把我丢给太后去当小菜儿吃了呀。
[15:06.52]如果是一般的宠臣文臣,
[15:09.83]断没有范闲这样的厉气和赌气。
[15:13.16]所谓圣心难测,
[15:14.88]天威无常,
[15:16.77]身为臣子,
[15:17.78]要是恃宠而骄,
[15:19.32]谁知道哪天皇帝陛下就会记起你,
[15:22.91]坐了他的马车,
[15:24.42]一刀把你给斩了,
[15:26.19]你都没处说理去。
[15:28.64]但范闲知道自己可不是一般的臣子。
[15:33.22]而皇帝却不知道,
[15:35.50]他知道,
[15:36.59]所以这事儿就有些好玩儿了。
[15:39.90]他在试探着这位皇帝,
[15:42.48]陛下能为自己做到什么地步。
[15:50.20]御史集体上书后的第7天,
[15:53.69]范闲坐着马车来到了宫门之外,
[15:57.71]等他一下马车,
[15:59.30]几年小组的几名官员们都将他拱卫到了正中。
[16:04.22]黑灰色的衣服,
[16:05.66]冷漠的面容,
[16:07.10]挺拔的身躯,
[16:08.75]无不昭示着他的身份。
[16:12.24]聚在宫门处的官员们看到这一幕,
[16:15.46]自然知道这就是如今众官茶余饭后经常讨论的那位人物。
[16:22.32]不说旁大就将这密探放在明处来保护自己,
[16:27.43]范闲就是监察院的第一人。
[16:31.46]今天是朝会之期,
[16:33.66]陛下特召范闲入宫旁听。
[16:36.70]所有的官员都知道今天要谈什么事儿,
[16:40.37]心中不免是兴奋了起来。
[16:43.80]一些与范氏交好的文官过来和范闲寒喧了几句,
[16:48.73]借口天气转寒,
[16:50.44]又躲到了宫门洞的旁边。
[16:53.78]此时广场御道两侧就只有五六位穿着绛红色官服的官员,
[17:01.02]与范闲这一行穿着黑色的官员,
[17:04.23]两方是对峙而立。
[17:06.44]目光却像是穿透了彼此的队伍,
[17:09.99]射向远方的城廓,
[17:12.09]视而不见。
[17:15.14]那些穿着绛红色官服的官员,
[17:18.30]正是都察院上书参劾范闲的那些御史。
[17:23.28]范闲冷冷地看着他们,
[17:25.36]压低了声音。
[17:27.48]一个个长的跟猪似的,
[17:29.77]居然还是清官。
[17:32.38]邓子越在他身旁低声的说道。
[17:36.08]这一处查了几天,
[17:38.10]确实没查出什么来。
[17:39.96]大人,
[17:41.01]这些都察院的御史大多出身寒门,
[17:44.16]最重名声,
[17:45.63]这可是他们唯一的可倚之处了,
[17:48.30]连门房收个礼饼都要小心翼翼,
[17:51.57]确实极难查出什么。
[17:55.68]范闲皱着眉头,
[17:58.59]哎呀,
[17:59.25]这官员不贪,
[18:00.69]天下有难呢,
[18:03.30]邓子越苦笑,
[18:04.95]心想提司大人的妙语实在是有些荒唐。
[18:11.14]都察院的御史们冷冷地看着范闲,
[18:15.17]一丝畏惧的眼神都没有。
[18:17.60]范闲知道对方是真的不怕自己,
[18:20.96]他苦笑想着,
[18:22.88]着官员们如果都不贪了自己这个监察院提资还能有什么用处呢?
[18:29.33]对方是言官,
[18:31.10]自己总不可能派几个属下把他暗杀了事,
[18:35.24]那样的话,
[18:36.50]就算皇帝老子再如何,
[18:39.32]也只能把自己赶回澹州了。
[18:43.00]范闲明白,
[18:44.84]这个世界上最难得的就是清官。
[18:48.78]而且他也相信一处的调查能力。
[18:51.98]眼前这几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清官,
[18:56.67]但是他更明白,
[18:58.53]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清官们一拥而上来当你的敌人。
[19:05.44]想到这点,
[19:07.04]他不由好生佩服起了自己那位年轻貌美的丈母娘,
[19:11.93]居然能够使动这些不贪不腐的清官,
[19:15.89]她还真有两把刷子。
[19:19.52]范闲在这边暗叹的时候,
[19:22.38]孰不知对面那几位都察院御史看着这位提司大人,
[19:28.20]也在心中暗叹不已。
[19:31.70]明知道范闲这月的所作所为,
[19:35.28]无不表现了他掩藏在诗仙面目下的实质,
[19:39.84]他是位贪官,
[19:41.49]更是位长袖善舞的权臣萌芽自己。
[19:45.93]这些人掌握的证据足够多了,
[19:48.72]可为什么陛下一直没有发话?
[19:52.24]他们并不担心陛下会因为袒护范闲而对自己这些人大加惩罚。
[19:59.52]一方面是他们深信陛下乃是位明主,
[20:03.70]而另一方面,
[20:05.20]御史大夫们行的何事就是铁肩担道义,
[20:10.06]铁骨上明谏,
[20:12.52]即便是死了又能如何?
[20:14.53]只求白骨留余香?
[20:18.82]但都察院的御史们这几天过的确实不咋嘀,
[20:23.65]首先是朝中的串连没有任何效果,
[20:27.55]不论是哪个部司的官员,
[20:29.65]一听到他们的来意,
[20:31.48]这面子上依然是礼貌的,
[20:33.91]却是死活不肯和他们联名上书。
[20:37.02]其次呢,
[20:38.35]是民间士子的典论也没有发动起来,
[20:42.46]那些往年在市井之中大肆的批评朝政的才子们,
[20:47.62]一听说他们要参劾的是范闲,
[20:50.74]竟然是连连摇头,
[20:52.66]根本不信。
[20:54.74]而最让御史们窝火的,
[20:57.45]还是太学里那些年轻人的态度。
[21:00.62]前儿个去太学发动学生的那位御史,
[21:04.59]竟然呢,
[21:05.18]最后被轰出来了,
[21:06.84]根本没人相信,
[21:08.64]堂堂的诗仙庄墨韩大家的指定接班人,
[21:12.93]户部尚书家的公子,
[21:14.94]一代年轻读书人心中的偶像,
[21:18.87]无数闺中少女的梦中情人,
[21:21.84]会没品到去贪图?
[21:24.94]这么点儿银子。
欢迎收听由懒人听书出品多人有声小说庆余年作者,
猫腻播音广场舞大妈。
第182集。
整座京都,
最早知道都察院集体弹劾当朝红人范闲的不是旁人。
正是范闲自己。
当陛下没有看到那些奏章的时候,
范闲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
沐铁规规矩矩地坐在范闲对面的椅子说道。
是昨夜都察院左都御史赖名成牵的头,
因为下面要有确认的程序,
所以今天才送到处里来。
监察院一处负责暗中监视百官动向,
御史们联名上书,
这么大动静儿,
如果一处的官员还不能马上侦查到,
范闲只怕气的要开第二次整风。
他点了点头,
弹了弹手上的纸张,
好奇地问道。
就这些罪名啊。
呃,
大人不可小视。
毕竟。
沐铁住嘴,
没再说。
范闲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
目光之中带着一些戏谑。
是不是觉着本官的确担得起这些罪名呢?
御史言官的奏章上写的是清清楚楚,
范闲在执掌一处短短一个月时间内,
收受多少人提供的多少银两,
同时私放了多少位嫌疑人,
还有纵容手下当街大施暴力。
后一件事儿只是和朝廷脸面有关,
而前面两件事儿却是实实在在的罪名。
那些经由柳氏递到范闲手中的银票总是有据可查,
而那些被监察院逮了进去,
接着又被放走的官员,
也不可能瞒过天下人。
这些罪名足以令任何一位官员下台。
范闲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眉心,
今天都忙了一天了,
结果夜里边儿又遭遇了这么件事儿,
他的心中实在是有些恼火,
咱们大庆朝的都察院御史言官,
两张鸭子的嘴皮,
一颗绵粹的心,
吃软饭的货色,
这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不畏权贵了?
还是说本官如今的权力不够大,
身份还不够尊贵啊?
沐铁听着忍不住想笑,
因为监察院一直瞧不起都察院,
但却硬生生地将笑意给憋了回去,
心想提司大人这后两句明显是有些明知故问。
如今的京都,
小范大人权高身贵,
那是世人皆知。
这其实是范闲很不明白的一点,
那些都察院的御史们为什么有胆子平白无故的来得罪自己呢?
自己这些天的手段一直比较温柔,
想来没有触及到这些人的颜面,
而且自己这些天圣眷渐隆,
这些人难道不怕圣上不高兴吗?
沐铁看着他脸色,
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解释着大人呢,
这是都察院的惯例,
他们一向针对监察院行事,
庆律给了他们这个权力,
陛下又一直压着监察院暗中的手段,
所以隔些日子,
那些穷酸的秀才总是会挑咱们院里的毛病,
只是想不到他们居然有胆子直接针对大人,
而且下了罪名竟是如此之重。
范闲伸手进了茶杯,
蘸了几滴冰凉的残茶,
细细的涂抹在眉心上,
揉着那丝清亮,
让他稍许冷静了一些。
监察院是一个很特殊的机构,
在前朝的时候,
都察院是朝廷中最高的监察、
弹劾及建议机关。
长官为左、
右都御史,
下设副都御史、
检都御史,
又依地方管辖,
分设监察御史,
巡按州县,
专事官吏的考察和举劾。
在庄墨韩大家所修的职官注中,
曾经写道,
当年大魏的都察院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
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
风纪之司。
凡大臣奸邪小人,
购党作为服乱政者和凡百官委容贪冒坏官记者,
和凡学术不正,
上书陈言变乱,
成宪希进用者。
遇朝觐考察,
同吏部司贤否陟黜?
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
即刑部大理县平之,
其奉敕内地拊循外地各专级敕行事。
十三道监察御史,
主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
或漏章百劾,
或封章奉而都察院总宪纲。
庆国的都察院史远远没有前朝时的风光。
撤了监察御史,
巡视各郡地的职司审案权移给了刑部和大理寺,
而将监查各郡暗监官员之类的大部分权力,
都被转移到了陈萍萍一手建立起来的监察院里。
如今只是为天子耳目,
风纪之司空剩下了一张嘴,
却没什么实际的***。
当官的是什么人呢?
是男人,
那男人最喜欢什么呢?
除了美人,
自然就是权力了。
所以说,
如今的都察院御史,
对于抢走了自己大部分权力的监察院这个畸形的庞然大物,
总有一丝羡艳与仇视。
也许是这些读书人还在怀念很久以前历史之中都察院的荣光,
便仗着自己言罪的特权,
时不时地上章弹劾监察院官员。
不过,
有陈老跛子那双似乎有毒的眼睛看着这些御史们,
已经安份了许久了。
为什么这些御史会忽然发难?
范闲有些小心地思考着。
监察院在监察机构中的独大,
并不代表着都察院对于朝政已经丧失了影响力。
所谓众口铄金,
三人成虎,
就连堂堂的长公主也会被范闲的几千张言纸逼出宫去。
可以想见,
言语足以杀官。
都察院里的御史大多是出身寒门极得士子们的拥戴。
往日御史上书,
总会引得天下文士群相呼应,
一轮言语攻击下来,
朝廷总会查上一查,
就算最后没查出结果,
但那位浑身污水的官员,
总不可能再堂堂正正地站在朝堂之上。
范闲冷笑了一声,
脑子一转,
就知道了问题的所在。
看来,
监察院暗中调查信阳与二殿下的问题,
风声已经透露出去。
他记得清清楚楚,
在刑部之上,
那位奉长公主的命令想打断自己双腿的前任左都御史,
可是长公主养的小白脸儿,
而那个自己正在暗中调查的大才子贺宗纬,
如今也在都察院中。
不一会儿的功夫,
送往宫中的密奏已经有了回音。
范闲看着那个金黄绵薄裹着的盒子一眼,
他摇了摇头,
掀开一看,
里边只有一张白纸。
白纸上写着两个字儿。
安之。
范闲,
姓范名闲,
字安之。
如今的他自然能够想到,
这次应该还是当年的皇帝陛下亲自为自己取的。
他不由皱了皱眉头,
不清楚圣上究竟是什么意思。
在上密奏的时候,
他就知道皇帝一定会将自己奏的内库亏空之事暂时压下来。
只是忽然间多了御史台上书弹劾一事,
让他会错了意。
以为是皇帝,
让自己将这口气也忍下来。
不能安。
范闲摇了摇头,
对沐铁说道。
查查那些自命清廉的御史,
既然奏我贪赃枉法,
那自然叫来而不往非礼也。
沐铁有些意外。
陈院长曾经吩咐过,
对于都察院的奏章,
就像听狗叫一样,
别去理他,
因为宫中不愿意监察院去查都察院,
免得面子上不好看。
而且为了广开言路,
陛下一直没给监察院缉拿言官的***。
范闲呸了一口。
这次不止在叫唤了,
都已经张着嘴准备咬我了,
还顾忌什么朝廷脸面呢。
我让你去查,
查出问题来自然是不会自己出手,
当然是扔到大理寺和刑部,
就算陛下压着不受,
本院一处,
外面那张墙是作什么用的?
沐铁心中极为高兴,
监察院的人早就等着这么一天了。
天精神百倍地领命出府,
自去安排密探,
开始侦查都察院那些御史们的一应不法事儿。
第二日,
范闲好好地在家中打了一天的卫生麻将,
赏了一天的好雨,
浑没把御史们的参劾当回事儿。
倒是从他嘴里知道了消息的婉儿若若有些着急,
因为谁都知道这官声的重要性。
直到御史参劾范闲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京都,
中书也已经将参劾的奏章抄录后送到范府,
范闲这才假意的始知此事,
他满脸惊愕,
一脸怒气。
晚上却依然睡的是极为香甜。
第三日一大清早,
范闲就出了范府。
依照规矩,
被御史参劾的官员必须先放下手中的工作,
上折自辩。
但他却没依着规矩做事,
反是施施然地去了新风馆,
领着一家大小,
对那鲜美无比的接堂***发起了一阵的攻势。
此事已经在京都的城中引起轩然大波,
谁也不知道他这位当朝红人会选择什么样的手段进行反击,
因为此次御史集体上书,
明显是有备而来。
将参劾的罪名咬的是死死的,
连这个月里出入过一处的官员都查的是清清楚楚。
但谁也没料到,
范提司竟然没对御史们发起反击,
反而是在对肉***发起了攻击。
第4只。
连续几日的阴雨终于停了,
范闲领着一家大小去郊外赏菊,
抢在世人之前,
用手亲近的亵玩初开的一朵朵小雏菊。
按道理来说,
这时候中书应该拿出陛下的旨意来了,
查还是不查,
问还是不问。
不管是准备敲醒一下这一年中走红太快的小范大人,
还是痛斥一番多事的都察院御史们,
这陛下总要有个态度才行啊。
朝议的时候,
吏部尚书颜行书终于忍不住心中的好奇,
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
可哪儿知道,
皇帝陛下只是从鼻子里边哼了一声,
根本没什么反应。
场面就这样尴尬地僵持着,
都察院那些御史们一脸正义肃然,
也渐渐化作了尴尬,
策划着再次联名上书,
并且准备在朝中文官队伍里边儿广拉。
同年。
同时,
要将太学的学生也发动起来。
庆国皇帝其实是在等范闲的自辩折子,
他本打算随意的糊弄几下,
把这事儿糊弄过去就行了。
任何一位盛世的帝王,
其实都很擅长这种和稀泥的本事。
但是没想到,
范闲却一直不管不问,
摆出了一副问心无愧的模样四处游玩,
将这道题目扔了回去。
他心里想的很阴损。
不是想让自己咬人吗?
啊,
你这个当皇帝的总得为我保驾护航才行,
如果现在只是这种小事儿,
就要自己灰头土脸的,
那将来真动起信阳来收拾长公主,
你不得把我丢给太后去当小菜儿吃了呀。
如果是一般的宠臣文臣,
断没有范闲这样的厉气和赌气。
所谓圣心难测,
天威无常,
身为臣子,
要是恃宠而骄,
谁知道哪天皇帝陛下就会记起你,
坐了他的马车,
一刀把你给斩了,
你都没处说理去。
但范闲知道自己可不是一般的臣子。
而皇帝却不知道,
他知道,
所以这事儿就有些好玩儿了。
他在试探着这位皇帝,
陛下能为自己做到什么地步。
御史集体上书后的第7天,
范闲坐着马车来到了宫门之外,
等他一下马车,
几年小组的几名官员们都将他拱卫到了正中。
黑灰色的衣服,
冷漠的面容,
挺拔的身躯,
无不昭示着他的身份。
聚在宫门处的官员们看到这一幕,
自然知道这就是如今众官茶余饭后经常讨论的那位人物。
不说旁大就将这密探放在明处来保护自己,
范闲就是监察院的第一人。
今天是朝会之期,
陛下特召范闲入宫旁听。
所有的官员都知道今天要谈什么事儿,
心中不免是兴奋了起来。
一些与范氏交好的文官过来和范闲寒喧了几句,
借口天气转寒,
又躲到了宫门洞的旁边。
此时广场御道两侧就只有五六位穿着绛红色官服的官员,
与范闲这一行穿着黑色的官员,
两方是对峙而立。
目光却像是穿透了彼此的队伍,
射向远方的城廓,
视而不见。
那些穿着绛红色官服的官员,
正是都察院上书参劾范闲的那些御史。
范闲冷冷地看着他们,
压低了声音。
一个个长的跟猪似的,
居然还是清官。
邓子越在他身旁低声的说道。
这一处查了几天,
确实没查出什么来。
大人,
这些都察院的御史大多出身寒门,
最重名声,
这可是他们唯一的可倚之处了,
连门房收个礼饼都要小心翼翼,
确实极难查出什么。
范闲皱着眉头,
哎呀,
这官员不贪,
天下有难呢,
邓子越苦笑,
心想提司大人的妙语实在是有些荒唐。
都察院的御史们冷冷地看着范闲,
一丝畏惧的眼神都没有。
范闲知道对方是真的不怕自己,
他苦笑想着,
着官员们如果都不贪了自己这个监察院提资还能有什么用处呢?
对方是言官,
自己总不可能派几个属下把他暗杀了事,
那样的话,
就算皇帝老子再如何,
也只能把自己赶回澹州了。
范闲明白,
这个世界上最难得的就是清官。
而且他也相信一处的调查能力。
眼前这几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清官,
但是他更明白,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清官们一拥而上来当你的敌人。
想到这点,
他不由好生佩服起了自己那位年轻貌美的丈母娘,
居然能够使动这些不贪不腐的清官,
她还真有两把刷子。
范闲在这边暗叹的时候,
孰不知对面那几位都察院御史看着这位提司大人,
也在心中暗叹不已。
明知道范闲这月的所作所为,
无不表现了他掩藏在诗仙面目下的实质,
他是位贪官,
更是位长袖善舞的权臣萌芽自己。
这些人掌握的证据足够多了,
可为什么陛下一直没有发话?
他们并不担心陛下会因为袒护范闲而对自己这些人大加惩罚。
一方面是他们深信陛下乃是位明主,
而另一方面,
御史大夫们行的何事就是铁肩担道义,
铁骨上明谏,
即便是死了又能如何?
只求白骨留余香?
但都察院的御史们这几天过的确实不咋嘀,
首先是朝中的串连没有任何效果,
不论是哪个部司的官员,
一听到他们的来意,
这面子上依然是礼貌的,
却是死活不肯和他们联名上书。
其次呢,
是民间士子的典论也没有发动起来,
那些往年在市井之中大肆的批评朝政的才子们,
一听说他们要参劾的是范闲,
竟然是连连摇头,
根本不信。
而最让御史们窝火的,
还是太学里那些年轻人的态度。
前儿个去太学发动学生的那位御史,
竟然呢,
最后被轰出来了,
根本没人相信,
堂堂的诗仙庄墨韩大家的指定接班人,
户部尚书家的公子,
一代年轻读书人心中的偶像,
无数闺中少女的梦中情人,
会没品到去贪图?
这么点儿银子。
展开
反馈建议 | 免责声明
歌曲吧 - geq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