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 - 天下书盟精品图书&一凡

cover

如无法下载或有错误,请刷新重试或点此反馈给我们

依赖 - 天下书盟精品图书&一凡.mp3

[ilingku:100][00:00.48]大家好,[00:02...
[ilingku:100]
[00:00.48]大家好,
[00:02.89]我是一凡,
[00:04.51]欢迎继续收听脆弱心理学依赖在现实生活中,
[00:14.65]无论是与亲人、
[00:15.88]伴侣,
[00:16.42]还是和同事、
[00:17.41]朋友,
[00:18.37]我们在与之相处时难免会出现依赖对方或被对方依赖的情况。
[00:24.97]这种依赖关系是判断彼此之间关系是否亲密的重要依据。
[00:30.94]越是值得我们信任和依赖的人,
[00:33.67]与我们的关系就越是亲密。
[00:37.72]心理学研究发现,
[00:39.52]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感,
[00:42.88]一个孩子会通过依赖母亲保护自己免于受到外界的伤害,
[00:48.43]以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00:51.46]心理学家玛丽恩斯沃斯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母婴之间的依赖关系。
[00:59.68]在实验过程中。
[01:00.96]他将一个孩子放到一个陌生的房间,
[01:04.21]房间里摆满了玩具。
[01:06.82]当母亲在场时,
[01:08.38]孩子会被鼓励去接触房间中的新鲜事物。
[01:13.15]几分钟之后,
[01:14.38]一个陌生人进入房间,
[01:16.36]母亲离去。
[01:18.34]在经过短暂的分离之后,
[01:20.38]母亲又重新回到房间内。
[01:24.16]玛丽通过观察发现,
[01:26.41]孩子在母亲离开时表现出格外的不安和焦虑,
[01:30.82]并放下手中的玩具。
[01:33.43]当母亲返回时,
[01:35.11]他会去接触母亲并且感到快乐。
[01:40.45]这种潜意识中的依赖感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01:45.16]当我们出现某种需求并渴望得到帮助的时候,
[01:49.15]我们就会去依赖身边最重要的人,
[01:52.69]通过对方的支持使我们能够更好的应对当前的困境,
[01:57.61]维持情绪的稳定,
[02:00.34]比如。
[02:01.00]当你遭到老板批评的时候,
[02:03.17]你一定希望自己的另一半倾听自己的心声,
[02:07.16]给予自己正向的支持。
[02:10.97]然而,
[02:11.66]过度的依赖会让一个人容易迷失自我。
[02:15.98]拥有过度依赖心理的人,
[02:18.14]内心往往比较脆弱,
[02:20.33]他们过于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02:23.36]而为了获得他人的关注与认同,
[02:26.09]他们在交往过程中会下意识取悦别人,
[02:29.66]迎合别人,
[02:31.52]但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得到对方发自内心的尊重。
[02:38.96]徐丽在大学毕业之后,
[02:40.88]通过家人的关系进入了一家公司实习。
[02:44.66]他的领导与他相差十岁,
[02:47.43]工作经验非常丰富。
[02:49.94]因为和他的家人又是一层朋友的关系,
[02:53.55]所以领导对他格外照顾,
[02:56.13]经常帮助他解决一些问题。
[02:59.80]然而,
[03:00.26]徐丽却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
[03:03.89]只要工作出现问题,
[03:05.87]哪怕是一些自己能够解决的小事,
[03:08.87]也会习惯性的去找领导,
[03:10.93]需求指点和帮助。
[03:14.27]但是不久之后,
[03:16.16]公司里的员工开始对两个人议论纷纷。
[03:20.22]领导为了避免造成不好的影响,
[03:23.14]开始疏远徐丽,
[03:24.73]并鼓励他自立。
[03:27.34]徐丽并没有理解领导的深意,
[03:30.04]只是单纯认为自己被冷落了,
[03:32.76]没有了依靠,
[03:33.94]整天变得忧心忡忡。
[03:37.88]当一个人对他人出现强烈的依赖感超过一般程度的话,
[03:43.44]这种依赖感就会成为一种心理疾病,
[03:46.74]甚至形成依赖型人格。
[03:50.34]这种心理疾病的出现往往源自童年时期的依赖,
[03:54.59]需求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
[03:57.09]从而导致成年之后的心理依旧停留在童年时期的理想化和依赖中,
[04:03.81]使得心理哺乳期不断延长,
[04:08.22]就像学习游泳一样。
[04:10.10]在一个人开始学习游泳的时候,
[04:12.51]是无法离开救生圈的,
[04:15.09]在他的眼中,
[04:16.32]救生圈就是一种安全的保障。
[04:19.58]但是,
[04:20.76]想要学会游泳,
[04:22.35]他必须尝试放弃救生圈,
[04:24.78]自己划水。
[04:26.85]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04:28.83]他可以在不断尝试中吸取经验,
[04:31.62]从而逐渐学会游泳技能。
[04:34.50]如果救生圈突然被人拿走了,
[04:37.81]他就会拼命抓住其他可以漂浮的东西。
[04:41.95]在他不愿放开救生圈之前,
[04:44.68]每一次下水,
[04:45.70]他都需要一些能够帮助自己漂浮起来的东西。
[04:51.52]依赖他人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
[04:54.85]我们不需要亲自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风险,
[04:58.81]只需要将他们推给我们所依赖的人。
[05:02.53]即使出现了问题,
[05:04.00]我们也不必为此感到自责和后悔。
[05:07.48]就像心理治疗师皮娜所说,
[05:10.69]那些不做决断的人是在等别人替他们做决断,
[05:15.19]他们因此不用承担任何因选择失误而导致的责任。
[05:21.20]但是,
[05:23.52]这种不断的逃避困难、
[05:25.56]推卸责任,
[05:26.67]会降低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
[05:29.61]久而久之,
[05:30.72]我们就会出现我的能力不足、
[05:33.60]我是不受欢迎的等自我认知偏差。
[05:38.50]于是,
[05:39.50]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
[05:41.63]我们******的将自己放在陪衬的位置,
[05:45.53]甘心被他人支配,
[05:47.27]使自己的自尊心不断受到伤害。
[05:51.68]如果一个人只想着索取却不愿付出,
[05:55.31]她的心智就会永远停留在不成熟的阶段,
[05:59.09]从而束缚人生的发展,
[06:01.13]并且会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
[06:05.69]所以,
[06:06.50]告别依赖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06:09.83]我们只要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承受住内心的煎熬和压力,
[06:15.32]***去完成某件事情,
[06:17.39]就会发现自己原来也可以做得很好,
[06:21.53]真切的体会那种成就感。
[06:24.56]只有这样,
[06:25.58]我们才能真正改变依赖的心理惯性。
[06:29.42]对于习惯依赖他人的人来说,
[06:33.33]人生中的困境和绝境是十分珍贵的历练机会。
[06:38.55]只有身处在这些充满挑战的情境,
[06:42.15]当你发现身边没有人能够向你伸出援手的时候,
[06:46.53]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才是自己最坚强的依靠。
大家好,
我是一凡,
欢迎继续收听脆弱心理学依赖在现实生活中,
无论是与亲人、
伴侣,
还是和同事、
朋友,
我们在与之相处时难免会出现依赖对方或被对方依赖的情况。
这种依赖关系是判断彼此之间关系是否亲密的重要依据。
越是值得我们信任和依赖的人,
与我们的关系就越是亲密。
心理学研究发现,
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感,
一个孩子会通过依赖母亲保护自己免于受到外界的伤害,
以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心理学家玛丽恩斯沃斯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母婴之间的依赖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
他将一个孩子放到一个陌生的房间,
房间里摆满了玩具。
当母亲在场时,
孩子会被鼓励去接触房间中的新鲜事物。
几分钟之后,
一个陌生人进入房间,
母亲离去。
在经过短暂的分离之后,
母亲又重新回到房间内。
玛丽通过观察发现,
孩子在母亲离开时表现出格外的不安和焦虑,
并放下手中的玩具。
当母亲返回时,
他会去接触母亲并且感到快乐。
这种潜意识中的依赖感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当我们出现某种需求并渴望得到帮助的时候,
我们就会去依赖身边最重要的人,
通过对方的支持使我们能够更好的应对当前的困境,
维持情绪的稳定,
比如。
当你遭到老板批评的时候,
你一定希望自己的另一半倾听自己的心声,
给予自己正向的支持。
然而,
过度的依赖会让一个人容易迷失自我。
拥有过度依赖心理的人,
内心往往比较脆弱,
他们过于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而为了获得他人的关注与认同,
他们在交往过程中会下意识取悦别人,
迎合别人,
但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得到对方发自内心的尊重。
徐丽在大学毕业之后,
通过家人的关系进入了一家公司实习。
他的领导与他相差十岁,
工作经验非常丰富。
因为和他的家人又是一层朋友的关系,
所以领导对他格外照顾,
经常帮助他解决一些问题。
然而,
徐丽却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
只要工作出现问题,
哪怕是一些自己能够解决的小事,
也会习惯性的去找领导,
需求指点和帮助。
但是不久之后,
公司里的员工开始对两个人议论纷纷。
领导为了避免造成不好的影响,
开始疏远徐丽,
并鼓励他自立。
徐丽并没有理解领导的深意,
只是单纯认为自己被冷落了,
没有了依靠,
整天变得忧心忡忡。
当一个人对他人出现强烈的依赖感超过一般程度的话,
这种依赖感就会成为一种心理疾病,
甚至形成依赖型人格。
这种心理疾病的出现往往源自童年时期的依赖,
需求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
从而导致成年之后的心理依旧停留在童年时期的理想化和依赖中,
使得心理哺乳期不断延长,
就像学习游泳一样。
在一个人开始学习游泳的时候,
是无法离开救生圈的,
在他的眼中,
救生圈就是一种安全的保障。
但是,
想要学会游泳,
他必须尝试放弃救生圈,
自己划水。
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他可以在不断尝试中吸取经验,
从而逐渐学会游泳技能。
如果救生圈突然被人拿走了,
他就会拼命抓住其他可以漂浮的东西。
在他不愿放开救生圈之前,
每一次下水,
他都需要一些能够帮助自己漂浮起来的东西。
依赖他人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
我们不需要亲自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风险,
只需要将他们推给我们所依赖的人。
即使出现了问题,
我们也不必为此感到自责和后悔。
就像心理治疗师皮娜所说,
那些不做决断的人是在等别人替他们做决断,
他们因此不用承担任何因选择失误而导致的责任。
但是,
这种不断的逃避困难、
推卸责任,
会降低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
久而久之,
我们就会出现我的能力不足、
我是不受欢迎的等自我认知偏差。
于是,
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
我们******的将自己放在陪衬的位置,
甘心被他人支配,
使自己的自尊心不断受到伤害。
如果一个人只想着索取却不愿付出,
她的心智就会永远停留在不成熟的阶段,
从而束缚人生的发展,
并且会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
所以,
告别依赖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我们只要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承受住内心的煎熬和压力,
***去完成某件事情,
就会发现自己原来也可以做得很好,
真切的体会那种成就感。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真正改变依赖的心理惯性。
对于习惯依赖他人的人来说,
人生中的困境和绝境是十分珍贵的历练机会。
只有身处在这些充满挑战的情境,
当你发现身边没有人能够向你伸出援手的时候,
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才是自己最坚强的依靠。
展开
歌曲吧 版权投诉 请联系我们 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