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集_王羲之王献之列传 - 开益

cover

如无法下载或有错误,请刷新重试或点此反馈给我们

第27集_王羲之王献之列传 - 开益.mp3

[ti:][ar:][al:][by:][offset:0]...
[ti:]
[ar:]
[al:]
[by:]
[offset:0]
[00:00.00]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字幕技术生成
[00:00.98]欢迎收听由懒人听书出品的超值典藏二十四史精华
[00:07.28]作者公书朵
[00:09.53]由开义播讲
[00:14.08]卷80
[00:16.02]王羲之王献之列传
[00:20.99]提起书法
[00:22.64]便不能不说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00:27.41]号称书圣的王羲之
[00:30.02]从古至今
[00:31.43]皆被人们推崇为天下第一
[00:35.29]其章法如家至天成
[00:38.50]翩然传神
[00:40.67]其千古名篇兰亭序更是境界深远
[00:45.68]为后人留下扑朔迷离的传说
[00:51.07]一代名士
[00:54.02]王羲之
[00:55.31]字义少
[00:56.84]琅琊临沂
[00:58.44]今山东临沂北人
[01:01.15]是司徒王导的侄子
[01:04.46]祖父官至尚书郎
[01:07.31]父亲曾任淮南太守
[01:11.13]少年王羲之言语木讷
[01:13.98]毫无出奇之处
[01:16.60]直到13岁那年
[01:18.93]荆州刺史周乙才发现他的奇异之处
[01:24.35]年长后的王羲之竟然言辞犀利
[01:28.10]长于辩论
[01:29.75]且以耿直坦率著称
[01:32.90]王羲之的好友丹阳饮刘旦以华屋美食招待王羲之和许洵
[01:41.34]许洵说
[01:42.85]如果这样
[01:43.59]终老当胜似隐居
[01:46.60]刘旦说
[01:48.30]吉凶福祸不由人
[01:50.46]不知道我能不能如此
[01:53.34]王羲之则尖刻的说
[01:56.18]朝父
[01:56.71]许由就不会和祭器说这样的话
[02:00.82]说得刘诩二人面有愧色
[02:05.01]王羲之擅长隶书
[02:07.38]其书法堪称古今之贯
[02:10.74]笔势飘逸若浮云
[02:12.96]矫健如惊龙
[02:15.62]王敦和王导都很器重他
[02:19.16]称赞他说
[02:20.91]你是我家最优秀的子弟
[02:23.43]堪比阮主播
[02:26.17]解软玉
[02:28.45]而阮玉本人也很欣赏王羲之
[02:32.14]将他和王成、王岳并称为王氏三少
[02:37.91]关于王羲之
[02:39.62]还有一段东床快婿的佳话
[02:43.58]太尉
[02:44.18]西涧曾派门生到王导家求一子弟为女婿
[02:49.69]王导便让这个门生到东厢遍观王氏子弟
[02:55.69]门生回去后向西涧回报说
[02:59.28]王家的子弟们个个出众
[03:01.77]但听他们说话都有些矜持
[03:04.38]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躺着
[03:06.72]坦腹而食
[03:08.16]好像没听到大家说话一样
[03:11.18]西涧说
[03:12.99]这就是我的女婿
[03:15.67]西涧询问之后才知道
[03:17.98]这个袒腹东床的人就是王羲之
[03:22.08]于是就将女儿嫁给了他
[03:26.64]王羲之出事时为秘书郎
[03:29.82]后来被征西将军庾亮辟为参军
[03:33.57]累迁长史
[03:35.77]庾亮很赏识王羲之
[03:38.32]去世前上书推荐他
[03:41.20]称赞他清贵而有见识
[03:44.80]王羲之年少时便有美誉
[03:48.10]朝廷中的王公贵胄都欣赏他的才气
[03:52.06]频频征召他
[03:53.98]他皆不就任
[03:56.27]扬州刺史殷浩素来敬重王羲之
[04:00.17]亲笔写信劝他出仕
[04:04.12]再次出事
[04:05.74]王羲之被拜为护军、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04:11.69]当时殷浩与桓温不睦
[04:15.07]王羲之认为
[04:16.54]一个国家的安危在于内外和睦
[04:20.11]上下一心
[04:21.92]便写信劝告殷浩
[04:24.69]殷浩却不纳良言
[04:27.71]及至殷浩北伐时
[04:29.72]王羲之持反对意见
[04:31.88]写信组建
[04:33.26]言辞恳切
[04:34.67]却仍不被采纳
[04:37.84]千古殊胜
[04:41.02]王羲之生性恬淡
[04:43.24]喜好养生
[04:45.09]他并不喜欢健康城仕宦生活
[04:49.39]刚刚渡江到浙江时
[04:51.97]便钟情于这里
[04:53.92]竟然有在此地终老的念头
[04:57.80]会稽山水秀里吸引了很多名士徜徉其中
[05:04.20]谢安出事前便隐居此处
[05:08.02]名士孙绰、李充、许洵、支遁等人都在此处修筑府邸
[05:15.43]常常携游其间
[05:17.83]就是在这里
[05:19.45]王羲之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05:26.30]王羲之喜欢鹅
[05:28.99]会稽有一个孤居的老妇人
[05:31.99]养了一只叫声高亢的鹅
[05:35.62]王羲之便带着亲友们兴致勃勃的亲往观看
[05:41.36]可不想那老妇人听说王羲之要来
[05:44.99]竟然把那只鹅煮了待客
[05:48.15]为此
[05:49.08]王羲之叹息了好几天
[05:52.66]山阴有一个道士
[05:54.58]也喜欢鹅
[05:56.27]王羲之知道后
[05:57.74]前去观看
[05:59.54]求道士将鹅卖给他
[06:02.78]那道士说
[06:04.58]请您写一篇道德经吧
[06:07.43]这样我便把这群鹅都送给您
[06:12.83]王羲之欣然提笔
[06:15.14]写完后带着鹅回家
[06:17.81]十分喜乐
[06:19.99]还有一次
[06:21.60]王羲之在山里遇到一个卖六角竹扇的老太太
[06:27.08]他拿起扇子
[06:28.73]在上面各提了五个字
[06:31.86]卖扇子的老太太不高兴了
[06:34.87]王羲之说
[06:36.50]你就说是王右军写的字
[06:39.38]卖100钱好了
[06:41.97]老太太果然将扇子卖到100钱
[06:45.90]结果人们竞相购买
[06:49.76]在书法造诣方面
[06:51.80]王羲之可谓大器晚成
[06:55.28]他早年的书法不及语意吸音
[06:59.67]将近晚年
[07:01.05]才登峰造极
[07:04.02]王羲之最终实现归隐的夙愿
[07:07.38]但其过程却是无可奈何的
[07:11.36]这件事源自王羲之和骠骑将军王术之间的嫌隙
[07:18.10]王术少年有才名
[07:20.47]与王羲之其名
[07:22.71]可王羲之却总是轻慢王术
[07:26.17]两个人的关系日渐紧张
[07:29.74]王术先为会稽内史
[07:32.59]丁母忧去职
[07:34.42]王羲之便顶替了他
[07:37.75]王树居丧住在郡内
[07:40.86]王羲之只前去吊唁其母一次
[07:44.40]后来每次听闻号角之声
[07:47.43]王述以为王羲之会来
[07:50.07]都要打扫一番恭候
[07:52.77]可王羲之一直也没去
[07:55.66]如此几年
[07:57.19]王树深以为恨
[08:00.00]王庶复职后
[08:01.56]升为扬州刺史
[08:03.85]上任前便行各郡
[08:06.22]唯独不到王羲之处
[08:09.22]王羲之先前以为王庶当做尚书
[08:13.72]到老可官至仆夜
[08:16.56]没想到他现今即如此显赫
[08:20.49]更成为自己的上司
[08:22.71]因此感到莫大的耻辱
[08:25.60]便请求朝廷将其所在的会稽郡分出
[08:30.71]朝廷未予理会
[08:32.80]一时间
[08:33.71]这件事竟然成为笑柄
[08:37.01]其后
[08:37.94]王澍又费尽心思的寻找王羲之的把柄
[08:43.04]郡中主管行政的官吏都应对不暇
[08:47.77]王羲之又惭愧又懊恼
[08:51.13]连自己的儿子也不如王恕的儿子
[08:55.38]王树之子王坦之
[08:57.54]当时官至侍中
[09:00.09]羞愤之余
[09:01.56]王羲之称病辞官
[09:04.08]不仅如此
[09:05.46]他还到父母墓前发誓
[09:07.86]永生不是
[09:10.65]辞官之后
[09:12.06]王羲之每日与世人游山玩水
[09:15.69]逍遥自在
[09:17.58]又与道士一起炼丹服药
[09:21.28]为了采药时
[09:22.66]他常常不辞奔走千里
[09:25.54]历尽名山大川
[09:28.22]舍儿也泛舟沧海
[09:30.65]每每叹道
[09:32.35]我一定是安乐致死的
[09:36.34]王羲之59岁去世
[09:39.04]儿子们遵从他生前的嘱托
[09:42.19]坚决辞去了朝廷给予的今此光禄大夫的追赠
[09:48.71]风流才子
[09:51.73]王献之
[09:53.23]字子敬
[09:54.73]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
[09:57.87]他少年时便声名远播
[10:01.11]为人脱俗不羁
[10:03.47]即使每日闲居
[10:05.45]形容举止也毫不懈怠
[10:08.24]堪称当世的风流翘楚
[10:11.84]王献之曾与兄长王徽之、王操之一同拜谒谢安
[10:18.53]王之少言寡语
[10:21.25]后来有人问谢安这兄弟三人的优劣
[10:26.08]谢安说
[10:27.65]小的最优秀
[10:29.93]那人问缘故
[10:31.76]谢安回答说
[10:33.88]吉人都是寡于言辞的
[10:36.85]他的话少
[10:38.23]所以最优秀
[10:41.08]王献之性格沉稳
[10:43.65]一次
[10:44.67]他和王徽之一起在房间里
[10:48.00]忽然房间起火
[10:49.98]王徽之急忙奔逃
[10:52.08]连鞋子都顾不上穿
[10:54.90]王献之却神色如常
[10:58.23]教左右人将自己扶出
[11:02.05]曾有小偷潜入王献之卧室
[11:04.93]盗走所有财物
[11:07.17]刚要离开
[11:08.49]却听见主人徐徐的说
[11:11.91]头儿
[11:13.08]詹青是我家旧屋
[11:15.12]麻烦你把他留下来吧
[11:18.08]吓得小偷仓惶逃窜
[11:22.12]王献之雅善丹青
[11:24.94]长于草书和隶书
[11:27.83]七八岁
[11:28.61]刚刚学习书法的时候
[11:31.07]父亲
[11:31.64]王羲之偷偷在背后抽他手中的笔而不得不禁赞叹
[11:38.75]这个孩子
[11:39.95]将来一定成大名
[11:42.91]长大之后
[11:44.23]其书法成就得到父亲的赞赏
[11:48.72]刚刚出世时
[11:50.80]王献之先后担任过主簿、秘书郎
[11:55.71]迎娶新安公主后
[11:57.75]又有升迁
[11:59.72]一次
[12:00.74]王献之路经吴郡
[12:03.38]听说明氏顾碧江有一座名园
[12:06.92]便想去观看
[12:09.17]他之前并不认识顾碧江
[12:11.87]却乘坐肩舆大摇大摆地进了园子
[12:17.02]当时
[12:17.98]顾必江正与朋友集会
[12:20.75]而王献之却旁若无人的自顾自游览
[12:25.90]顾必将大怒
[12:27.31]说
[12:28.58]你这样辱慢主人
[12:30.23]不合礼数
[12:31.67]小事是人
[12:32.95]不符合道理
[12:35.50]说着
[12:36.19]便要将他逐出
[12:38.66]王献之却傲慢如故
[12:41.03]丝毫不以为意
[12:43.98]王献之一生风流
[12:46.29]只有一件事令他耿耿于怀
[12:49.41]至死也不能释然
[12:52.09]原来
[12:53.20]王献之在娶新安公主前
[12:55.88]曾有一个妻子
[12:57.50]是西坛的女儿
[12:59.83]两人感情深厚
[13:01.48]举案齐眉
[13:03.29]却不想孝武帝强迫他休妻
[13:06.92]另娶新安公主
[13:09.82]王献之晚年生病时曾凄凉的说
[13:14.95]这一生
[13:16.18]我没什么遗憾的
[13:18.25]只是常常想起与西市离婚之事
[13:23.51]不久
[13:24.56]王献之病逝
[13:26.51]追赠侍中
[13:28.28]特进光禄大夫、太宰
[13:32.24]示好
[13:33.20]现
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字幕技术生成
欢迎收听由懒人听书出品的超值典藏二十四史精华
作者公书朵
由开义播讲
卷80
王羲之王献之列传
提起书法
便不能不说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号称书圣的王羲之
从古至今
皆被人们推崇为天下第一
其章法如家至天成
翩然传神
其千古名篇兰亭序更是境界深远
为后人留下扑朔迷离的传说
一代名士
王羲之
字义少
琅琊临沂
今山东临沂北人
是司徒王导的侄子
祖父官至尚书郎
父亲曾任淮南太守
少年王羲之言语木讷
毫无出奇之处
直到13岁那年
荆州刺史周乙才发现他的奇异之处
年长后的王羲之竟然言辞犀利
长于辩论
且以耿直坦率著称
王羲之的好友丹阳饮刘旦以华屋美食招待王羲之和许洵
许洵说
如果这样
终老当胜似隐居
刘旦说
吉凶福祸不由人
不知道我能不能如此
王羲之则尖刻的说
朝父
许由就不会和祭器说这样的话
说得刘诩二人面有愧色
王羲之擅长隶书
其书法堪称古今之贯
笔势飘逸若浮云
矫健如惊龙
王敦和王导都很器重他
称赞他说
你是我家最优秀的子弟
堪比阮主播
解软玉
而阮玉本人也很欣赏王羲之
将他和王成、王岳并称为王氏三少
关于王羲之
还有一段东床快婿的佳话
太尉
西涧曾派门生到王导家求一子弟为女婿
王导便让这个门生到东厢遍观王氏子弟
门生回去后向西涧回报说
王家的子弟们个个出众
但听他们说话都有些矜持
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躺着
坦腹而食
好像没听到大家说话一样
西涧说
这就是我的女婿
西涧询问之后才知道
这个袒腹东床的人就是王羲之
于是就将女儿嫁给了他
王羲之出事时为秘书郎
后来被征西将军庾亮辟为参军
累迁长史
庾亮很赏识王羲之
去世前上书推荐他
称赞他清贵而有见识
王羲之年少时便有美誉
朝廷中的王公贵胄都欣赏他的才气
频频征召他
他皆不就任
扬州刺史殷浩素来敬重王羲之
亲笔写信劝他出仕
再次出事
王羲之被拜为护军、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当时殷浩与桓温不睦
王羲之认为
一个国家的安危在于内外和睦
上下一心
便写信劝告殷浩
殷浩却不纳良言
及至殷浩北伐时
王羲之持反对意见
写信组建
言辞恳切
却仍不被采纳
千古殊胜
王羲之生性恬淡
喜好养生
他并不喜欢健康城仕宦生活
刚刚渡江到浙江时
便钟情于这里
竟然有在此地终老的念头
会稽山水秀里吸引了很多名士徜徉其中
谢安出事前便隐居此处
名士孙绰、李充、许洵、支遁等人都在此处修筑府邸
常常携游其间
就是在这里
王羲之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王羲之喜欢鹅
会稽有一个孤居的老妇人
养了一只叫声高亢的鹅
王羲之便带着亲友们兴致勃勃的亲往观看
可不想那老妇人听说王羲之要来
竟然把那只鹅煮了待客
为此
王羲之叹息了好几天
山阴有一个道士
也喜欢鹅
王羲之知道后
前去观看
求道士将鹅卖给他
那道士说
请您写一篇道德经吧
这样我便把这群鹅都送给您
王羲之欣然提笔
写完后带着鹅回家
十分喜乐
还有一次
王羲之在山里遇到一个卖六角竹扇的老太太
他拿起扇子
在上面各提了五个字
卖扇子的老太太不高兴了
王羲之说
你就说是王右军写的字
卖100钱好了
老太太果然将扇子卖到100钱
结果人们竞相购买
在书法造诣方面
王羲之可谓大器晚成
他早年的书法不及语意吸音
将近晚年
才登峰造极
王羲之最终实现归隐的夙愿
但其过程却是无可奈何的
这件事源自王羲之和骠骑将军王术之间的嫌隙
王术少年有才名
与王羲之其名
可王羲之却总是轻慢王术
两个人的关系日渐紧张
王术先为会稽内史
丁母忧去职
王羲之便顶替了他
王树居丧住在郡内
王羲之只前去吊唁其母一次
后来每次听闻号角之声
王述以为王羲之会来
都要打扫一番恭候
可王羲之一直也没去
如此几年
王树深以为恨
王庶复职后
升为扬州刺史
上任前便行各郡
唯独不到王羲之处
王羲之先前以为王庶当做尚书
到老可官至仆夜
没想到他现今即如此显赫
更成为自己的上司
因此感到莫大的耻辱
便请求朝廷将其所在的会稽郡分出
朝廷未予理会
一时间
这件事竟然成为笑柄
其后
王澍又费尽心思的寻找王羲之的把柄
郡中主管行政的官吏都应对不暇
王羲之又惭愧又懊恼
连自己的儿子也不如王恕的儿子
王树之子王坦之
当时官至侍中
羞愤之余
王羲之称病辞官
不仅如此
他还到父母墓前发誓
永生不是
辞官之后
王羲之每日与世人游山玩水
逍遥自在
又与道士一起炼丹服药
为了采药时
他常常不辞奔走千里
历尽名山大川
舍儿也泛舟沧海
每每叹道
我一定是安乐致死的
王羲之59岁去世
儿子们遵从他生前的嘱托
坚决辞去了朝廷给予的今此光禄大夫的追赠
风流才子
王献之
字子敬
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
他少年时便声名远播
为人脱俗不羁
即使每日闲居
形容举止也毫不懈怠
堪称当世的风流翘楚
王献之曾与兄长王徽之、王操之一同拜谒谢安
王之少言寡语
后来有人问谢安这兄弟三人的优劣
谢安说
小的最优秀
那人问缘故
谢安回答说
吉人都是寡于言辞的
他的话少
所以最优秀
王献之性格沉稳
一次
他和王徽之一起在房间里
忽然房间起火
王徽之急忙奔逃
连鞋子都顾不上穿
王献之却神色如常
教左右人将自己扶出
曾有小偷潜入王献之卧室
盗走所有财物
刚要离开
却听见主人徐徐的说
头儿
詹青是我家旧屋
麻烦你把他留下来吧
吓得小偷仓惶逃窜
王献之雅善丹青
长于草书和隶书
七八岁
刚刚学习书法的时候
父亲
王羲之偷偷在背后抽他手中的笔而不得不禁赞叹
这个孩子
将来一定成大名
长大之后
其书法成就得到父亲的赞赏
刚刚出世时
王献之先后担任过主簿、秘书郎
迎娶新安公主后
又有升迁
一次
王献之路经吴郡
听说明氏顾碧江有一座名园
便想去观看
他之前并不认识顾碧江
却乘坐肩舆大摇大摆地进了园子
当时
顾必江正与朋友集会
而王献之却旁若无人的自顾自游览
顾必将大怒

你这样辱慢主人
不合礼数
小事是人
不符合道理
说着
便要将他逐出
王献之却傲慢如故
丝毫不以为意
王献之一生风流
只有一件事令他耿耿于怀
至死也不能释然
原来
王献之在娶新安公主前
曾有一个妻子
是西坛的女儿
两人感情深厚
举案齐眉
却不想孝武帝强迫他休妻
另娶新安公主
王献之晚年生病时曾凄凉的说
这一生
我没什么遗憾的
只是常常想起与西市离婚之事
不久
王献之病逝
追赠侍中
特进光禄大夫、太宰
示好
展开
反馈建议 | 免责声明
歌曲吧 - geq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