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集_锦衣夜行 - 万川秋池

cover

如无法下载或有错误,请刷新重试或点此反馈给我们

第604集_锦衣夜行 - 万川秋池.mp3

[ilingku:113][00:00.00]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
[ilingku:113]
[00:00.00]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技术生成
[00:05.20]请继续收听月光的长篇历史小说锦衣夜行第604 集
[00:15.18]秋雨如丝
[00:16.98]秋风一起
[00:18.40]便有阵阵寒意袭上心头
[00:22.58]街头行人匆匆奔走在飘摇的风雨间
[00:26.76]真有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味道
[00:30.40]一辆马车轻轻驰来
[00:32.99]驷马套缘
[00:34.31]使得又平又稳
[00:37.06]你若一眼看去
[00:38.68]并不觉得这车子有什么出奇
[00:41.78]车子制造的很考究
[00:43.71]但绝不繁华
[00:45.32]车子又宽又大
[00:46.85]但是用料和装饰极少
[00:50.28]这在两淮富商云集的地方
[00:52.90]实在算不得一辆多么显眼的车子
[00:56.70]然而
[00:58.16]就在这辆车里
[01:00.15]坐着的却是两淮最大的盐商潘氏家主潘启仁
[01:08.80]两淮盐场分布在江苏地段
[01:12.37]长江以北的黄河沿岸
[01:15.08]淮河以北的叫淮北盐场
[01:17.78]淮河以南的叫淮南盐场
[01:21.28]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盐场
[01:24.64]素来就有自古主言之利重于东南
[01:28.94]而两淮为罪
[01:30.53]两淮盐税甲天下之说
[01:34.68]两淮盐场众多
[01:36.64]富人也多
[01:38.16]但若论起字号之悠久
[01:40.39]家财之殷厚
[01:41.76]则以潘家为首
[01:43.90]据说潘家盐场早在宋朝初年就有了
[01:48.66]这么多年下来
[01:49.80]潘家的底蕴可想而知
[01:53.14]因此
[01:54.10]两淮富人多
[01:55.96]而潘家俨然是富人中的贵族
[02:00.04]不管是格调品位
[02:02.21]还是坐卧行走
[02:03.92]都远不是那些暴发户可以比的
[02:08.14]潘家家主的车子平实无华
[02:11.33]因为潘家已经不需要用财富来装点门面
[02:15.58]不过车里面虽也并不显得华丽
[02:18.92]却是极宽敞极舒适的
[02:22.46]那一桌一椅
[02:23.87]一踏一帘
[02:25.02]都在岁月的侵蚀下
[02:26.81]具有了一种岁月的沉淀
[02:29.92]只要不是眼光太差的话
[02:32.11]谁又会因为第一眼望去不是金碧辉煌的色彩而看清了他呢
[02:40.14]潘启仁已年逾六旬
[02:42.25]看起来却像是40 出头
[02:44.52]保养的非常好
[02:46.96]他身材颀长
[02:48.50]容貌清癯
[02:49.81]一双眼睛非常有神
[02:51.86]一部梳理的非常整齐的长髯
[02:54.34]一袭青色的长衫
[02:56.84]往这车中一坐
[02:58.29]气势沉稳
[02:59.81]却自有一种帝王般的威严
[03:03.70]在这儿
[03:05.28]他就是帝王
[03:07.78]两淮盐商无数
[03:09.52]其中不乏富可敌国者
[03:11.66]这些人背后都左右着一股庞大的政治力量
[03:16.26]而这些人的王
[03:18.64]就是潘启人
[03:24.18]远远地看见主人的车子回来
[03:26.67]两个门子就撑着伞跑出来
[03:29.23]打开了大门
[03:30.51]站在门边躬身迎候老爷进门
[03:35.02]马车长驱直入
[03:37.09]等车子进去
[03:38.44]大门又砰然关紧
[03:41.00]这只是一道侧门
[03:42.98]而门扉之大
[03:44.39]却比普通人家的正门还要宽广十分
[03:49.66]门口
[03:50.42]两株迎客松进了院子
[03:52.85]笔直一条长道
[03:54.40]两旁栽的却是齐刷刷的梧桐
[03:59.44]车子一直持到道尽头的长廊下停住
[04:03.40]踏板放下
[04:05.14]车门一开
[04:07.04]潘起人自车中缓缓走出
[04:10.43]稳稳地立足地上
[04:13.32]穿着长袍的一位潘家管事
[04:16.29]斯文儒雅的却是一位绍兴师爷
[04:20.48]轻轻撩着长袍的钱巨迎上来
[04:24.84]搀住潘老爷子
[04:28.60]潘起人的身子还非常好
[04:31.25]并不需要人扶
[04:32.65]而这管事也并不真的用力去缠
[04:36.16]可这两人一抬臂
[04:37.66]一搭手
[04:38.57]却是十分自然
[04:40.24]丝毫没有做作的感觉
[04:44.64]长廊两侧的滴水檐下
[04:47.16]雨水如莲
[04:48.45]扑扑地拍打着廊下肥大的芭蕉叶
[04:52.60]廊下悬挂的尚未点燃的两排灯笼在风雨中轻轻摇动
[04:59.58]管事一面搀着潘老爷子前行
[05:02.62]一面禀报
[05:04.60]老爷
[05:05.59]家里来了客人
[05:07.28]三爷正在陪他说话
[05:10.28]是什么人
[05:12.22]这人以前来过咱家的
[05:14.32]是湖州沈文栋
[05:17.46]沈万三的儿子
[05:19.96]潘几人微微皱了皱眉说道
[05:23.42]去见见吧
[05:25.14]是
[05:25.75]老爷
[05:27.68]管事立即搀着老爷子转了道
[05:30.99]奔了中堂
[05:34.90]像沈家这样敏感的身份
[05:37.57]潘家不能沾
[05:39.02]也没必要沾
[05:40.86]潘家日趋没落之际
[05:42.96]沈文度曾经找上潘家
[05:45.45]想利用潘老爷子和父亲曾经有过合作的交情
[05:49.11]借助潘家之力重新崛起
[05:51.94]却被潘启仁断然拒绝了
[05:56.02]所以潘老爷子一听儿子正在中堂接待沈文度
[06:00.92]就立即意识到必有蹊跷
[06:03.94]否则
[06:04.99]儿子绝不敢违拗自己的意志与一个拒绝往来户交谈的
[06:10.72]这事儿恐怕最终还是要他亲自来处理
[06:14.57]因此想都不想就立即赶去
[06:19.50]这样的世家
[06:21.06]容不得行迟踏错
[06:23.38]发现了问题就得及早解决
[06:26.35]他是家主
[06:27.51]必须第一时间掌握最直接的情报
[06:33.68]沈文度很得意
[06:35.85]他走投无路之际
[06:37.35]曾经投靠到潘家
[06:39.08]想借助潘家的势力东山再起
[06:42.46]结果
[06:43.01]他的合作建议却被潘老头子断然拒绝了
[06:47.34]这让沈文度很是羞辱
[06:50.68]如果他的父亲还活着
[06:52.88]如果沈家还是当初的沈家
[06:55.28]潘家敢不把他当成上宾相待
[07:00.66]而今休言
[07:01.96]开口相求
[07:03.04]却被人拒绝
[07:05.34]所以他攀上纪纲这棵大树以后
[07:08.74]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潘家
[07:12.08]他此番来
[07:13.61]不止是想要狠狠搜刮一笔
[07:16.44]出出这口恶气
[07:18.36]同时
[07:19.03]也未尝没有炫耀之意
[07:22.34]当初我在这里灰溜溜地离开
[07:25.22]今天我就要在这里扬眉吐气
[07:29.61]找回这个场子
[07:35.18]潘三爷有30 多了
[07:37.11]此刻陪着沈文度在客厅喝茶议事
[07:40.59]心中很是焦灼
[07:43.96]沈文度刚登门时
[07:46.04]他本想接待一番
[07:47.51]便打发他离去
[07:49.24]合作生意是不用想的
[07:51.32]如果沈文度实在过不下去了
[07:53.83]念着两家昔日一家香火之情
[07:56.51]给他几百贯成姨也未尝不可
[08:00.40]谁知道沈文度确实不是来谈生意的
[08:04.40]而是来讨饭的
[08:06.13]只不过他要的太多了点儿
[08:10.48]沈文度狮子大开口
[08:12.68]一开口
[08:13.81]一开口就要200万斤盐
[08:17.20]潘三爷当然不会认为沈文度疯了
[08:20.06]而且是穷疯了
[08:21.98]他就知道沈文度这么说
[08:24.41]必然有所恃
[08:25.54]果不其然
[08:26.51]他竟是代表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而来
[08:31.30]潘三爷做不了主
[08:32.96]既不敢做主拒绝他
[08:34.70]也无法做主白白送他200万金银
[08:37.84]只好使个缓兵计拖着他
[08:40.30]同时派人去找老爷子回来
[08:43.12]却不想找人的人还没回来
[08:45.91]老爷子自己倒是从外边赶回来了
[08:52.18]师伯
[08:53.35]我知道这事得您点头
[08:56.45]一直就等着您回来呢
[08:59.46]沈文度悠然笑道
[09:01.78]200万斤
[09:03.27]您看怎么样啊
[09:06.88]潘启仁神色沉稳
[09:09.25]丝毫没有儿子刚刚听到沈文度所言时大吃一惊的模样
[09:14.12]他眼皮都不眨一下
[09:15.96]直接说道
[09:18.18]是侄
[09:19.92]既然是纪大人开了口
[09:22.50]老夫子无不允的道理
[09:25.10]不过
[09:26.38]你也知道我大明的眼法
[09:29.20]这延长产的盐都是有定数的
[09:33.10]老夫把这200万斤盐教试值提走
[09:36.22]库里纵然还有些
[09:38.15]却也不多了
[09:40.64]都转运盐史司严苛提取司那边我要如何应对呢
[09:47.56]师侄既然是奉纪大人之命而来
[09:50.90]这个难处
[09:52.19]纪大人总该替老朽解决了吧
[09:57.36]沈文度大笑
[09:59.26]颇有一种小人得志的轻狂
[10:02.94]师伯
[10:05.19]我就知道光凭纪大人这个名字唬不住你
[10:11.74]说不定世伯心中还以为我沈文都狐假虎威
[10:18.06]假冒姬大人之名
[10:19.84]上门讹诈吧
[10:23.44]潘老爷子微笑道
[10:26.32]失之言重了
[10:28.79]只是200万斤
[10:30.82]不是个小数目
[10:33.00]师侄
[10:33.58]教老夫拿这批烟出来
[10:36.14]老夫的确拿得起
[10:38.58]可这盐拿出去就算
[10:41.31]换不回白花花的银子
[10:43.80]也该物有所值吧
[10:46.68]什么才叫值
[10:49.54]要消灾
[10:50.99]而不是惹祸
[10:53.34]好
[10:54.51]好
[10:55.30]好
[10:55.71]好
[11:00.52]沈文度又笑起来
[11:02.74]他得意洋洋地瞟一眼潘起人
[11:05.77]往怀中一摸
[11:07.46]摸出两样东西
[11:09.26]轻轻放在桌上
[11:11.16]往潘启仁手边一推
[11:13.12]傲然说道
[11:16.00]师伯
[11:17.78]你也清楚
[11:19.66]锦衣卫是直接替皇上作诗的
[11:24.10]这事情做得多
[11:25.88]做得大
[11:26.90]做得隐秘
[11:28.34]需要花钱的地方就多
[11:31.60]靠着户部拨的那些银子不够
[11:36.20]这事不能再跟户部要钱
[11:39.90]所以皇上下了手令
[11:42.45]要从盐场播盐过去
[11:46.06]由小侄出面经营
[11:48.34]所获一概祭资军需所用
[11:52.10]这件事儿
[11:53.21]世伯知道就好
[11:54.72]须知或有口出
[11:56.60]毕竟是不好名言的事
[11:59.76]若叫严史司、提举司的御史知道了
[12:03.34]尚书苦谏
[12:04.95]驳了皇上脸面这事
[12:08.44]就不好办了
[12:12.14]这个老夫自然晓得
[12:17.28]潘启仁拿起那枚腰牌看了看
[12:20.34]确实是锦衣卫高级武官的象牙腰牌
[12:24.20]再拿过那张纸
[12:25.76]轻轻展开
[12:27.32]这竟是永乐皇帝给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的一道手令
[12:33.40]所言与沈文度所说
[12:35.66]确实一般无二
[12:37.82]底下还有永乐皇帝的小印
[12:41.50]是侄
[12:43.12]这道手令
[12:45.82]沈文度不悦道
[12:47.66]师伯
[12:49.24]祁大人的面子
[12:51.28]难道还不够吗
[12:53.40]您要是想要这道手令
[12:55.33]那小侄就给您留下
[12:57.27]可要是纪大人那儿不高兴
[12:59.56]师伯
[13:00.79]小侄可替您担待不起
[13:04.18]小侄就不信
[13:05.68]以潘家在两淮盐场泰山北斗的地位
[13:10.06]这批盐拨出来
[13:12.26]潘家就没有自己的法子向严史司交代
[13:19.36]潘起仁呵呵的笑了
[13:22.72]失职的难处
[13:24.98]老夫自然也是知道的好
[13:28.18]既然这是皇上的旨意
[13:30.23]我哪能不答应
[13:32.24]这批盐
[13:33.78]什么时候要
[13:35.68]越快越好
[13:38.08]成
[13:39.46]给老夫三天时间筹备
[13:41.68]三天之后
[13:43.12]你来提言
[13:46.20]沈文度大喜
[13:48.07]抓回腰牌和永乐皇帝写给纪纲的手令
[13:51.16]小心地揣回怀中
[13:53.23]兴冲冲地道
[13:55.44]那就不打扰了
[13:57.13]小侄告辞
[13:58.38]三日之后再来拜见世伯
[14:01.74]潘启人随之站起
[14:04.05]笑道
[14:05.94]天正下着雨
[14:08.61]是侄又难得来我潘家一趟
[14:12.68]哪儿能就这么走呢
[14:14.86]留下吃顿便饭吧
[14:18.26]沈文度心中冷笑
[14:21.36]现在知道巴结我了吗
[14:25.20]他道
[14:26.17]不啦不啦
[14:27.49]多谢世伯
[14:28.90]小哲手头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14:31.36]这就告辞了
[14:32.76]师伯留步
[14:33.85]师兄留步
[14:37.12]潘启仁站在滴水檐下
[14:39.53]一手负后
[14:40.91]一手捋着胡须
[14:43.12]若有所思地望着前方的雨雾
[14:47.64]不一会儿
[14:48.67]送沈文度离开的潘三爷快步赶了回来
[14:52.42]挥手并退给他打着伞的家仆向潘起人倒
[14:57.38]父亲
[14:58.98]咱这就答应他了
[15:00.92]200万斤盐呢
[15:02.37]他
[15:03.36]他一句话
[15:03.94]就要走了
[15:05.26]我刚才送他出去
[15:06.83]听他言下之意
[15:08.45]似乎
[15:09.50]似乎还不止这一次
[15:11.35]以后没准还要上门锁言呢
[15:14.38]这要何时是个头儿
[15:17.84]凡是沉住气
[15:19.67]你这般急躁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15:24.68]潘老爷子不悦地瞪了儿子一眼
[15:27.20]转身回了客厅
[15:28.83]潘三爷忙也随了进来
[15:32.02]明儿一早
[15:33.96]你到转运盐使司、严可提举司走一遭
[15:39.04]该交付的盐
[15:41.14]得拖一拖了
[15:42.98]这
[15:44.40]潘三爷道
[15:45.91]父亲
[15:47.28]各地吃盐瘾赶来盐场平饮取盐的大小商贾可不少啊
[15:52.09]这一拖
[15:53.16]不知得拖到什么时候
[15:54.78]他们
[15:56.34]咱们只对严史司、提举司有个交代
[15:59.56]就成了这件事
[16:02.28]不需要咱们操心
[16:04.78]是
[16:06.86]潘三爷垂首听后训斥
[16:09.80]心中有些嘀咕
[16:12.38]大明实行的盐法是开中法
[16:15.50]源自宋朝的折中法
[16:17.60]因为往边疆运粮路途遥远
[16:20.72]耗费严重
[16:21.95]是一性极大的负担
[16:24.14]这中间还牵涉到监督问题
[16:27.42]因此
[16:28.38]朝廷施以此法
[16:30.06]叫商人自行往边疆运粮
[16:32.71]以充军需
[16:34.76]运到之后
[16:36.03]按照粮米的数量发给盐引
[16:38.81]再凭盐引到盐长岭盐出售食盐牟利
[16:44.84]如此一来
[16:46.05]借盐商之力
[16:47.36]输粮于边
[16:48.27]不会对官府现在体制有任何牵动
[16:52.06]只需向盐商出让部分利润
[16:55.58]粮饷的运输就可由商人独自完成
[16:59.62]官府不必再有任何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
[17:02.93]可以坐享其成
[17:05.60]同时
[17:06.50]通过开中法
[17:07.91]有效调动商贾
[17:09.48]利用民间资本解决军需运输
[17:12.78]不仅减轻了民众的徭役负担
[17:15.06]而且可以促进边地经济生锈
[17:19.46]因此
[17:20.96]这些等着取盐的各地盐商也就形形色色
[17:24.74]其中不乏在各地很有势力的大米商、大盐商
[17:28.52]这些人也是很有势力的
[17:30.90]所以潘三爷有些犯嘀咕
[17:35.64]潘老爷子又道
[17:37.41]还有
[17:39.02]有人盯着沈文度
[17:41.58]他决不会只找咱们一家
[17:44.30]等他找过几家盐商之后
[17:47.18]想办法把他的那张手令取过来
[17:50.74]手段务必要巧妙
[17:53.08]不能叫他知道被窃
[17:55.22]而是损毁
[17:58.46]潘三爷吃惊的道
[18:00.39]父亲
[18:01.78]那是皇上的手令咱们
[18:04.08]咱们去那个
[18:06.40]潘三爷说到一半脸色就变了
[18:09.31]不敢置信的道
[18:11.08]父亲
[18:11.89]你是说
[18:13.78]潘老爷子沉沉的道
[18:16.80]转运严史司、严苛提举司都有都察院御史坐镇
[18:23.94]而都察院是陈英的地盘儿
[18:28.10]如果皇上真下过这样的手令
[18:31.34]你以为继刚会大费周折绕过这两个严法衙门
[18:37.16]直接向咱们施压
[18:39.83]审文都会直接找严史司提取丝
[18:44.78]就像沈文都想咱潘家示威一样
[18:47.82]向陈英示威
[18:50.66]潘三爷急道
[18:53.40]既然如此
[18:54.61]咱们不该把盐给他呀
[18:56.53]那可是200万斤呢
[18:59.14]潘老爷子摇摇头
[19:01.06]喟然道
[19:03.08]哎
[19:04.05]皇上的手令可以是假的
[19:07.10]济刚派来的这个人却不是假的
[19:10.17]咱们得罪不起呀
[19:12.98]到了咱们潘家今时今日的地位
[19:15.89]哪怕是伤筋动骨
[19:17.94]只要不是生死存亡
[19:20.10]还能豁出来与这样一位了不得的权臣拼个鱼死网破
[19:26.72]潘三爷垂首道
[19:28.67]是
[19:29.36]只是
[19:30.66]既然如此
[19:31.71]咱们
[19:32.52]咱们还通那手令做什么
[19:35.24]潘老爷子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19:37.83]摇头叹道
[19:40.20]在
[19:41.58]老三呐
[19:43.42]比起你大哥二哥
[19:45.59]你的历练实在是太少了
[19:49.74]去作事吧
[19:51.19]总有一天
[19:53.32]你会明白的
[19:57.14]潘三爷惨然道
[20:01.42]是
[20:02.23]儿子这就去安排
[20:05.40]听众朋友
[20:06.42]您刚才收听的是乐观的长篇历史小说锦衣夜行第604 集
[20:14.08]是由陈诵无声为您播讲的
[20:17.07]欢迎您继续收听
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技术生成
请继续收听月光的长篇历史小说锦衣夜行第604 集
秋雨如丝
秋风一起
便有阵阵寒意袭上心头
街头行人匆匆奔走在飘摇的风雨间
真有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味道
一辆马车轻轻驰来
驷马套缘
使得又平又稳
你若一眼看去
并不觉得这车子有什么出奇
车子制造的很考究
但绝不繁华
车子又宽又大
但是用料和装饰极少
这在两淮富商云集的地方
实在算不得一辆多么显眼的车子
然而
就在这辆车里
坐着的却是两淮最大的盐商潘氏家主潘启仁
两淮盐场分布在江苏地段
长江以北的黄河沿岸
淮河以北的叫淮北盐场
淮河以南的叫淮南盐场
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盐场
素来就有自古主言之利重于东南
而两淮为罪
两淮盐税甲天下之说
两淮盐场众多
富人也多
但若论起字号之悠久
家财之殷厚
则以潘家为首
据说潘家盐场早在宋朝初年就有了
这么多年下来
潘家的底蕴可想而知
因此
两淮富人多
而潘家俨然是富人中的贵族
不管是格调品位
还是坐卧行走
都远不是那些暴发户可以比的
潘家家主的车子平实无华
因为潘家已经不需要用财富来装点门面
不过车里面虽也并不显得华丽
却是极宽敞极舒适的
那一桌一椅
一踏一帘
都在岁月的侵蚀下
具有了一种岁月的沉淀
只要不是眼光太差的话
谁又会因为第一眼望去不是金碧辉煌的色彩而看清了他呢
潘启仁已年逾六旬
看起来却像是40 出头
保养的非常好
他身材颀长
容貌清癯
一双眼睛非常有神
一部梳理的非常整齐的长髯
一袭青色的长衫
往这车中一坐
气势沉稳
却自有一种帝王般的威严
在这儿
他就是帝王
两淮盐商无数
其中不乏富可敌国者
这些人背后都左右着一股庞大的政治力量
而这些人的王
就是潘启人
远远地看见主人的车子回来
两个门子就撑着伞跑出来
打开了大门
站在门边躬身迎候老爷进门
马车长驱直入
等车子进去
大门又砰然关紧
这只是一道侧门
而门扉之大
却比普通人家的正门还要宽广十分
门口
两株迎客松进了院子
笔直一条长道
两旁栽的却是齐刷刷的梧桐
车子一直持到道尽头的长廊下停住
踏板放下
车门一开
潘起人自车中缓缓走出
稳稳地立足地上
穿着长袍的一位潘家管事
斯文儒雅的却是一位绍兴师爷
轻轻撩着长袍的钱巨迎上来
搀住潘老爷子
潘起人的身子还非常好
并不需要人扶
而这管事也并不真的用力去缠
可这两人一抬臂
一搭手
却是十分自然
丝毫没有做作的感觉
长廊两侧的滴水檐下
雨水如莲
扑扑地拍打着廊下肥大的芭蕉叶
廊下悬挂的尚未点燃的两排灯笼在风雨中轻轻摇动
管事一面搀着潘老爷子前行
一面禀报
老爷
家里来了客人
三爷正在陪他说话
是什么人
这人以前来过咱家的
是湖州沈文栋
沈万三的儿子
潘几人微微皱了皱眉说道
去见见吧

老爷
管事立即搀着老爷子转了道
奔了中堂
像沈家这样敏感的身份
潘家不能沾
也没必要沾
潘家日趋没落之际
沈文度曾经找上潘家
想利用潘老爷子和父亲曾经有过合作的交情
借助潘家之力重新崛起
却被潘启仁断然拒绝了
所以潘老爷子一听儿子正在中堂接待沈文度
就立即意识到必有蹊跷
否则
儿子绝不敢违拗自己的意志与一个拒绝往来户交谈的
这事儿恐怕最终还是要他亲自来处理
因此想都不想就立即赶去
这样的世家
容不得行迟踏错
发现了问题就得及早解决
他是家主
必须第一时间掌握最直接的情报
沈文度很得意
他走投无路之际
曾经投靠到潘家
想借助潘家的势力东山再起
结果
他的合作建议却被潘老头子断然拒绝了
这让沈文度很是羞辱
如果他的父亲还活着
如果沈家还是当初的沈家
潘家敢不把他当成上宾相待
而今休言
开口相求
却被人拒绝
所以他攀上纪纲这棵大树以后
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潘家
他此番来
不止是想要狠狠搜刮一笔
出出这口恶气
同时
也未尝没有炫耀之意
当初我在这里灰溜溜地离开
今天我就要在这里扬眉吐气
找回这个场子
潘三爷有30 多了
此刻陪着沈文度在客厅喝茶议事
心中很是焦灼
沈文度刚登门时
他本想接待一番
便打发他离去
合作生意是不用想的
如果沈文度实在过不下去了
念着两家昔日一家香火之情
给他几百贯成姨也未尝不可
谁知道沈文度确实不是来谈生意的
而是来讨饭的
只不过他要的太多了点儿
沈文度狮子大开口
一开口
一开口就要200万斤盐
潘三爷当然不会认为沈文度疯了
而且是穷疯了
他就知道沈文度这么说
必然有所恃
果不其然
他竟是代表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而来
潘三爷做不了主
既不敢做主拒绝他
也无法做主白白送他200万金银
只好使个缓兵计拖着他
同时派人去找老爷子回来
却不想找人的人还没回来
老爷子自己倒是从外边赶回来了
师伯
我知道这事得您点头
一直就等着您回来呢
沈文度悠然笑道
200万斤
您看怎么样啊
潘启仁神色沉稳
丝毫没有儿子刚刚听到沈文度所言时大吃一惊的模样
他眼皮都不眨一下
直接说道
是侄
既然是纪大人开了口
老夫子无不允的道理
不过
你也知道我大明的眼法
这延长产的盐都是有定数的
老夫把这200万斤盐教试值提走
库里纵然还有些
却也不多了
都转运盐史司严苛提取司那边我要如何应对呢
师侄既然是奉纪大人之命而来
这个难处
纪大人总该替老朽解决了吧
沈文度大笑
颇有一种小人得志的轻狂
师伯
我就知道光凭纪大人这个名字唬不住你
说不定世伯心中还以为我沈文都狐假虎威
假冒姬大人之名
上门讹诈吧
潘老爷子微笑道
失之言重了
只是200万斤
不是个小数目
师侄
教老夫拿这批烟出来
老夫的确拿得起
可这盐拿出去就算
换不回白花花的银子
也该物有所值吧
什么才叫值
要消灾
而不是惹祸




沈文度又笑起来
他得意洋洋地瞟一眼潘起人
往怀中一摸
摸出两样东西
轻轻放在桌上
往潘启仁手边一推
傲然说道
师伯
你也清楚
锦衣卫是直接替皇上作诗的
这事情做得多
做得大
做得隐秘
需要花钱的地方就多
靠着户部拨的那些银子不够
这事不能再跟户部要钱
所以皇上下了手令
要从盐场播盐过去
由小侄出面经营
所获一概祭资军需所用
这件事儿
世伯知道就好
须知或有口出
毕竟是不好名言的事
若叫严史司、提举司的御史知道了
尚书苦谏
驳了皇上脸面这事
就不好办了
这个老夫自然晓得
潘启仁拿起那枚腰牌看了看
确实是锦衣卫高级武官的象牙腰牌
再拿过那张纸
轻轻展开
这竟是永乐皇帝给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的一道手令
所言与沈文度所说
确实一般无二
底下还有永乐皇帝的小印
是侄
这道手令
沈文度不悦道
师伯
祁大人的面子
难道还不够吗
您要是想要这道手令
那小侄就给您留下
可要是纪大人那儿不高兴
师伯
小侄可替您担待不起
小侄就不信
以潘家在两淮盐场泰山北斗的地位
这批盐拨出来
潘家就没有自己的法子向严史司交代
潘起仁呵呵的笑了
失职的难处
老夫自然也是知道的好
既然这是皇上的旨意
我哪能不答应
这批盐
什么时候要
越快越好

给老夫三天时间筹备
三天之后
你来提言
沈文度大喜
抓回腰牌和永乐皇帝写给纪纲的手令
小心地揣回怀中
兴冲冲地道
那就不打扰了
小侄告辞
三日之后再来拜见世伯
潘启人随之站起
笑道
天正下着雨
是侄又难得来我潘家一趟
哪儿能就这么走呢
留下吃顿便饭吧
沈文度心中冷笑
现在知道巴结我了吗
他道
不啦不啦
多谢世伯
小哲手头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这就告辞了
师伯留步
师兄留步
潘启仁站在滴水檐下
一手负后
一手捋着胡须
若有所思地望着前方的雨雾
不一会儿
送沈文度离开的潘三爷快步赶了回来
挥手并退给他打着伞的家仆向潘起人倒
父亲
咱这就答应他了
200万斤盐呢

他一句话
就要走了
我刚才送他出去
听他言下之意
似乎
似乎还不止这一次
以后没准还要上门锁言呢
这要何时是个头儿
凡是沉住气
你这般急躁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潘老爷子不悦地瞪了儿子一眼
转身回了客厅
潘三爷忙也随了进来
明儿一早
你到转运盐使司、严可提举司走一遭
该交付的盐
得拖一拖了

潘三爷道
父亲
各地吃盐瘾赶来盐场平饮取盐的大小商贾可不少啊
这一拖
不知得拖到什么时候
他们
咱们只对严史司、提举司有个交代
就成了这件事
不需要咱们操心

潘三爷垂首听后训斥
心中有些嘀咕
大明实行的盐法是开中法
源自宋朝的折中法
因为往边疆运粮路途遥远
耗费严重
是一性极大的负担
这中间还牵涉到监督问题
因此
朝廷施以此法
叫商人自行往边疆运粮
以充军需
运到之后
按照粮米的数量发给盐引
再凭盐引到盐长岭盐出售食盐牟利
如此一来
借盐商之力
输粮于边
不会对官府现在体制有任何牵动
只需向盐商出让部分利润
粮饷的运输就可由商人独自完成
官府不必再有任何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
可以坐享其成
同时
通过开中法
有效调动商贾
利用民间资本解决军需运输
不仅减轻了民众的徭役负担
而且可以促进边地经济生锈
因此
这些等着取盐的各地盐商也就形形色色
其中不乏在各地很有势力的大米商、大盐商
这些人也是很有势力的
所以潘三爷有些犯嘀咕
潘老爷子又道
还有
有人盯着沈文度
他决不会只找咱们一家
等他找过几家盐商之后
想办法把他的那张手令取过来
手段务必要巧妙
不能叫他知道被窃
而是损毁
潘三爷吃惊的道
父亲
那是皇上的手令咱们
咱们去那个
潘三爷说到一半脸色就变了
不敢置信的道
父亲
你是说
潘老爷子沉沉的道
转运严史司、严苛提举司都有都察院御史坐镇
而都察院是陈英的地盘儿
如果皇上真下过这样的手令
你以为继刚会大费周折绕过这两个严法衙门
直接向咱们施压
审文都会直接找严史司提取丝
就像沈文都想咱潘家示威一样
向陈英示威
潘三爷急道
既然如此
咱们不该把盐给他呀
那可是200万斤呢
潘老爷子摇摇头
喟然道

皇上的手令可以是假的
济刚派来的这个人却不是假的
咱们得罪不起呀
到了咱们潘家今时今日的地位
哪怕是伤筋动骨
只要不是生死存亡
还能豁出来与这样一位了不得的权臣拼个鱼死网破
潘三爷垂首道

只是
既然如此
咱们
咱们还通那手令做什么
潘老爷子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摇头叹道

老三呐
比起你大哥二哥
你的历练实在是太少了
去作事吧
总有一天
你会明白的
潘三爷惨然道

儿子这就去安排
听众朋友
您刚才收听的是乐观的长篇历史小说锦衣夜行第604 集
是由陈诵无声为您播讲的
欢迎您继续收听
展开
反馈建议 | 免责声明
歌曲吧 - geq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