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朱一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品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 朱一龙

cover

如无法下载或有错误,请刷新重试或点此反馈给我们

【第五期】朱一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品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 朱一龙.mp3

[ilingku:117][00:00.00]本字幕由TME AI技...
[ilingku:117]
[00:00.00]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00:01.61]大家好
[00:02.69]我是今天的阅读者朱一龙
[00:04.77]今天我要阅读的文章是著名散文家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世节选片段
[00:11.99]接下来进入我的阅读时间
[00:26.95]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
[00:30.33]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
[00:35.42]前些年一次听吕淑香先生说
[00:40.20]当年他在上海
[00:41.92]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
[00:44.28]见叶先生伏案纸笔改什么
[00:48.22]走近一看
[00:49.85]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00:52.82]这一次他受了教育
[00:56.05]此后写文章
[00:57.65]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
[01:00.87]不敢草率了事
[01:03.93]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
[01:07.21]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
[01:10.31]其实他刚到北方来
[01:12.45]跟家乡人说苏州话
[01:14.73]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
[01:18.53]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
[01:23.67]普通话太生疏
[01:25.71]于是不耻下文
[01:28.43]让我帮他修润
[01:30.93]我出于对他的尊敬
[01:32.71]想不直接动笔
[01:34.39]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
[01:36.71]他说不必客气
[01:39.71]这样反而费事
[01:41.25]还是直接改善
[01:43.25]不限于语言
[01:44.81]有什么不妥都改
[01:46.25]千万不要慎重
[01:47.29]怕改的不妥
[01:49.02]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01:52.02]我尊主
[01:53.42]不客气这样做了
[01:56.92]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
[01:59.64]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
[02:02.94]就一定亲自来
[02:04.68]谦虚而恳切的问我
[02:07.67]同不同意恢复
[02:10.61]我当然表示同意
[02:12.41]并且说
[02:14.07]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
[02:16.39]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
[02:18.47]他说 好 就这样
[02:22.55]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
[02:25.27]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
[02:27.26]不是他
[02:29.12]文字之外
[02:30.62]日常交往
[02:32.26]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02:37.60]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
[02:41.38]有事或无事到东四八条他家去
[02:46.06]看他告辞
[02:49.00]拦阻他远送
[02:51.00]无论怎样说
[02:52.48]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
[02:54.54]四道台阶
[02:55.90]送到大门外
[02:57.12]才算告别
[02:58.86]他鞠躬或说谢谢
[03:01.74]看着来人上路
[03:02.87]才转身回去
[03:04.98]婉年记得有两次是已经不能起床
[03:11.06]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
[03:14.84]他总是举手打拱
[03:16.90]还是不断的说谢谢
[03:20.00]一晃差不多十年过去
[03:23.92]知道老人幸得安居
[03:26.34]石柱如旧
[03:28.08]也就放心
[03:29.76]其实我是依据七十年代初的什么文件
[03:33.98]因为七世是有两只手扔在城里吃闲饭的人
[03:38.64]所以没有返程居住的权利
[03:42.52]双肩扛着一口下了乡
[03:46.18]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
[03:51.18]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亲女家中小住
[03:55.08]抽空去看他
[03:57.24]他家里人说很少出门
[04:00.72]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
[04:06.32]我要一张纸
[04:08.06]留了几句话
[04:09.84]其中说到乡居
[04:11.58]说到来京
[04:13.24]末尾写了住址
[04:15.16]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
[04:18.76]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
[04:22.30]他说他非常悔恨
[04:25.01]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
[04:27.57]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
[04:29.99]以为公寓并是旅店一类
[04:33.87]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
[04:36.37]最后沦为住旅店
[04:38.41]感到很悲伤
[04:41.13]我看了信也很悲伤
[04:45.53]不是为了自己颠沛流离
[04:48.05]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
[04:52.65]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
[04:55.57]竟越来越少了
[04:57.75]叶圣陶先生待人后
[05:01.13]还有一次更为突出
[05:03.29]是在某一小型会上发言
[05:06.31]大概是讨论批评和自我批评之类的大题目
[05:11.03]他说这他只能做到一半
[05:16.15]是自我批评
[05:18.79]至于批评别人的是非长短
[05:22.93]他不是看不出来
[05:24.91]可是当面指摘人的短处
[05:27.83]他总是说不出来
[05:30.19]这只能做到一半的作风
[05:32.51]是对是错
[05:33.65]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
[05:37.55]这里我只能说说我自己的感觉
[05:41.35]那是至少是某些时候
[05:44.84]或从某个角度看
[05:46.86]德的力量会比力大
[05:50.02]因为它可以使人自重
[05:51.88]努力争取不愧于屋漏
[05:55.00]以上说待人厚
[05:57.50]是叶圣陶先生为人宽的一面
[06:01.02]他还有言的一面
[06:03.29]是律己
[06:05.05]这包括正亲
[06:07.43]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
[06:10.57]己欲达而达人
[06:13.13]己人思想和行动
[06:17.15]范围太广
[06:18.91]我想损之又损
[06:21.26]只说说我深知而且应该受到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
[06:27.64]语文方面
[06:30.20]这仍嫌范围广
[06:32.20]只好再缩小
[06:34.72]限于写作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
[06:38.16]这个像是不成问题的问题
[06:42.14]说是不成问题
[06:43.58]因为一看历史
[06:46.94]似乎早已解决
[06:49.10]那还是明初高寒文学革命的时候
[06:53.26]以前言文不一致
[06:55.38]如言说
[06:57.76]我觉得对文则要写于然之
[07:02.76]既增加了无谓的负担
[07:04.70]又不容易懂
[07:06.20]所以应该合二为一
[07:09.18]起初有些人如灵情难直流
[07:12.54]不以为然
[07:13.94]但这是大势所趋
[07:15.42]众欲所归
[07:16.94]不久就统一了天下理
[07:20.68]认定怎样说
[07:22.10]就应该怎样写
[07:24.06]行
[07:25.04]用笔写白话
[07:26.96]二看现实写都不用文言
[07:32.72]而用普通话
[07:34.72]但是这里还隐藏着不少问题
[07:37.50]这且不管
[07:39.19]文学革命之后
[07:40.51]许多知名的和不很知名的作家
[07:43.59]以及广大能执笔而不成家的
[07:46.37]总是这样做了
[07:48.07]成果呢
[07:49.73]我的看法
[07:51.17]除了少数人
[07:52.71]个别文体如小说戏剧里的对话之外
[07:57.99]都是只能不弃不离
[08:01.59]不弃是与街谈巷议的口语不尽同
[08:05.93]不离是无论如何总可以算作雅化的
[08:11.09]精炼化的
[08:12.53]条理化的口语
[08:15.11]最都是过去的事
[08:16.61]值得重视的大问题在现在流行的文的大多数
[08:22.15]从用语方面看
[08:24.07]与过去相比
[08:26.01]不记的成分显然增加了
[08:29.63]从而不离的成分就相应的减少了
[08:33.93]这表现为冗长
[08:36.55]扭曲
[08:37.69]修饰
[08:38.93]晦涩
[08:40.23]不像话
[08:42.57]不像话有影响是不自然
[08:46.89]不简明
[08:48.01]不易懂
[08:49.79]这样写
[08:51.58]有的来于心有余而力不足
[08:55.46]有的来于看什么
[08:57.40]学什么
[08:59.10]但更多的是来于认识
[09:02.52]宗史是不很明确的
[09:06.58]以为不这样就不成其为闻
[09:10.71]甚至不足以称为文
[09:13.59]有认识为依据
[09:15.33]不计而离的文就会发荣滋长
[09:20.19]终于成为文风问题了
[09:24.87]叶圣陶先生坚决反对这首文风
[09:28.73]他提出正面的主张
[09:30.79]要写话
[09:32.91]写话
[09:33.99]粗略的说就是嘴里怎么说
[09:36.61]笔下就怎么写
[09:39.07]加细一些说是所写
[09:42.73]从用语方面看
[09:44.95]要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话
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大家好
我是今天的阅读者朱一龙
今天我要阅读的文章是著名散文家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世节选片段
接下来进入我的阅读时间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
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
前些年一次听吕淑香先生说
当年他在上海
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
见叶先生伏案纸笔改什么
走近一看
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这一次他受了教育
此后写文章
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
不敢草率了事
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
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
其实他刚到北方来
跟家乡人说苏州话
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
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
普通话太生疏
于是不耻下文
让我帮他修润
我出于对他的尊敬
想不直接动笔
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
他说不必客气
这样反而费事
还是直接改善
不限于语言
有什么不妥都改
千万不要慎重
怕改的不妥
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我尊主
不客气这样做了
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
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
就一定亲自来
谦虚而恳切的问我
同不同意恢复
我当然表示同意
并且说
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
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
他说 好 就这样
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
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
不是他
文字之外
日常交往
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
有事或无事到东四八条他家去
看他告辞
拦阻他远送
无论怎样说
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
四道台阶
送到大门外
才算告别
他鞠躬或说谢谢
看着来人上路
才转身回去
婉年记得有两次是已经不能起床
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
他总是举手打拱
还是不断的说谢谢
一晃差不多十年过去
知道老人幸得安居
石柱如旧
也就放心
其实我是依据七十年代初的什么文件
因为七世是有两只手扔在城里吃闲饭的人
所以没有返程居住的权利
双肩扛着一口下了乡
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
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亲女家中小住
抽空去看他
他家里人说很少出门
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
我要一张纸
留了几句话
其中说到乡居
说到来京
末尾写了住址
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
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
他说他非常悔恨
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
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
以为公寓并是旅店一类
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
最后沦为住旅店
感到很悲伤
我看了信也很悲伤
不是为了自己颠沛流离
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
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
竟越来越少了
叶圣陶先生待人后
还有一次更为突出
是在某一小型会上发言
大概是讨论批评和自我批评之类的大题目
他说这他只能做到一半
是自我批评
至于批评别人的是非长短
他不是看不出来
可是当面指摘人的短处
他总是说不出来
这只能做到一半的作风
是对是错
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
这里我只能说说我自己的感觉
那是至少是某些时候
或从某个角度看
德的力量会比力大
因为它可以使人自重
努力争取不愧于屋漏
以上说待人厚
是叶圣陶先生为人宽的一面
他还有言的一面
是律己
这包括正亲
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己人思想和行动
范围太广
我想损之又损
只说说我深知而且应该受到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
语文方面
这仍嫌范围广
只好再缩小
限于写作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
这个像是不成问题的问题
说是不成问题
因为一看历史
似乎早已解决
那还是明初高寒文学革命的时候
以前言文不一致
如言说
我觉得对文则要写于然之
既增加了无谓的负担
又不容易懂
所以应该合二为一
起初有些人如灵情难直流
不以为然
但这是大势所趋
众欲所归
不久就统一了天下理
认定怎样说
就应该怎样写

用笔写白话
二看现实写都不用文言
而用普通话
但是这里还隐藏着不少问题
这且不管
文学革命之后
许多知名的和不很知名的作家
以及广大能执笔而不成家的
总是这样做了
成果呢
我的看法
除了少数人
个别文体如小说戏剧里的对话之外
都是只能不弃不离
不弃是与街谈巷议的口语不尽同
不离是无论如何总可以算作雅化的
精炼化的
条理化的口语
最都是过去的事
值得重视的大问题在现在流行的文的大多数
从用语方面看
与过去相比
不记的成分显然增加了
从而不离的成分就相应的减少了
这表现为冗长
扭曲
修饰
晦涩
不像话
不像话有影响是不自然
不简明
不易懂
这样写
有的来于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的来于看什么
学什么
但更多的是来于认识
宗史是不很明确的
以为不这样就不成其为闻
甚至不足以称为文
有认识为依据
不计而离的文就会发荣滋长
终于成为文风问题了
叶圣陶先生坚决反对这首文风
他提出正面的主张
要写话
写话
粗略的说就是嘴里怎么说
笔下就怎么写
加细一些说是所写
从用语方面看
要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话
展开
歌曲吧 版权投诉 请联系我们 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