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集_列王的纷争:宋公争霸终无为,盂地会盟做楚囚(1) - 虹桥

cover

如无法下载或有错误,请刷新重试或点此反馈给我们

第69集_列王的纷争:宋公争霸终无为,盂地会盟做楚囚(1) - 虹桥.mp3

[ilingku:064][00:00.00]本字幕由TME AI技...
[ilingku:064]
[00:00.00]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00:02.55]长篇小说春秋战国由懒人唱听出品
[00:08.13]作者 胡晓明
[00:10.21]胡晓辉
[00:11.53]演播
[00:12.83]虹桥
[00:18.99]第二十五章宋公争霸终无为
[00:24.87]余地会盟作楚裘
[00:30.72]话说周襄王十一年
[00:33.56]也就是公元前六百四十一年春
[00:36.74]雄心勃勃的宋襄公决心仿效齐桓公
[00:40.88]会盟天下诸侯
[00:42.54]共同畅行仁义大道
[00:46.83]公子木仪无法阻止宋襄公的图霸大业
[00:50.53]只好在细处加以劝谏
[00:54.68]图霸之事
[00:55.91]不宜太急
[00:57.47]初次会盟
[00:58.69]四五国便已足矣
[01:01.71]公子穆仪说道
[01:05.13]对于公子木仪的这番劝谏
[01:07.67]宋襄公倒是从善如流
[01:10.03]只向魏
[01:11.05]曹 滕 诸
[01:12.13]增五国国君发出了盟会之约
[01:17.32]宋襄公知道
[01:18.58]他虽然是名震天下了
[01:20.50]但是许多诸侯仍然不会怎么看重宋国
[01:24.24]纵然主动邀请
[01:25.72]也恐怕难以请动大驾呀
[01:29.14]他要给人一种令行禁止的霸主气象
[01:32.22]有意挑选了五位绝不会拒绝他的弱小之国的国君
[01:38.76]会盟之地定于曹宋边境
[01:41.68]会盟之日定于三月初十
[01:45.56]宋襄公带领公子穆仪
[01:47.94]公孙固
[01:48.84]公子档诸文武大臣
[01:51.06]正好在初十之日赶至会盟之地
[01:55.64]在宋襄公的预料中
[01:57.44]此时五位国君早已站在大道之旁攻迎他的大驾了
[02:03.14]想当年
[02:03.86]齐侯首次会盟
[02:05.24]连齐国在内
[02:06.38]亦不过五位国君
[02:08.20]儿寡人今日会盟
[02:10.36]却有六国之君
[02:11.72]已胜过当年的齐侯
[02:15.93]但是
[02:16.75]大大出乎宋襄公的料想
[02:19.43]站在大道旁攻迎他的国军
[02:21.83]仅曹共公与诸军二人
[02:25.63]魏 腾
[02:26.59]增三国之军
[02:28.47]踪影皆无啊
[02:31.09]宋襄公只觉得浑身的血液是轰的一下涌到了脸上
[02:35.65]仿佛众文武大臣全在嘲笑他
[02:40.17]曹共公非常恭敬的将一封薄书呈给了宋襄公
[02:47.15]敌人亲卫使魏侯无法赴会
[02:51.25]他让我代向宋公致歉
[02:56.01]宋襄公的脸色这才舒缓了一些
[03:00.52]接过了帛书
[03:01.86]见上边的措辞亦是极为谦恭
[03:05.06]十分满意
[03:06.12]递给了公子木仪
[03:08.02]让他与众文武大臣互相传看
[03:11.02]然后他又问道
[03:14.42]滕
[03:14.90]增二军为何不治啊
[03:19.42]这
[03:21.22]曹共公是犹豫了一下
[03:22.98]才答道
[03:24.94]滕
[03:25.24]增两国地处偏远
[03:27.64]或许路上耽误了
[03:30.96]寡人早在一月之前
[03:33.18]就曾告知会盟大师
[03:35.46]岂有耽误之理呀
[03:38.77]宋襄公是勃然怒道
[03:40.95]曹共公一惊
[03:42.45]和朱军师对望了一眼
[03:44.61]垂下头来
[03:45.93]不敢再说什么
[03:49.05]这时候公子木仪说道
[03:52.93]滕
[03:53.27]增二军或有意外之事相阻
[03:57.01]主公何妨等上几日啊
[04:00.65]我宋国乃是堂堂一等公爵之国
[04:04.75]岂能等候唐僧这等弹丸小国
[04:08.19]宋襄公的心中是窝火至极
[04:10.63]口中说道
[04:12.83]会盟吉日乃太仆所定
[04:16.09]不可轻改
[04:18.59]也好
[04:19.71]三人称众
[04:21.07]今我宋
[04:22.31]曹诸三国亦可称众
[04:25.89]公子墓一事
[04:26.85]尽量以轻松的语气说着
[04:31.20]宋襄公脸上已经变成了铁青色
[04:35.30]无论如何也轻松不起来
[04:37.88]他心里道
[04:39.05]刚才寡人还在嘲笑齐侯当年只有五国会盟
[04:43.28]却不料寡人今日仅能以三国会盟啊
[04:47.54]大国不服我宋国也还罢了
[04:50.28]唐僧不过是弹丸小邦
[04:52.74]如何也敢轻视寡人呢
[04:55.51]但唯小国都是如此
[04:57.45]寡人又怎能光大先祖
[04:59.59]图霸天下呀
[05:02.33]满腹怒气的宋襄公是抢座笑脸
[05:05.59]和惴惴不安的曹
[05:07.11]朱二军登上早已准备好的高台
[05:10.29]来了一番歃血为盟
[05:13.13]誓言同畅仁义大道
[05:15.53]匡政天下
[05:17.86]宋襄公是如愿以偿
[05:20.04]手执牛耳
[05:21.30]做了三国之盟的盟主
[05:25.07]会盟之后
[05:26.05]李应在馆社中是大摆酒宴
[05:28.47]已是庆贺之意
[05:30.43]宋襄公毫无当上盟主的欢悦心情
[05:33.85]借口仁义大道需以简朴行之
[05:37.05]取消了酒宴之乐
[05:41.79]次日
[05:42.75]藤军方至
[05:44.17]忙不迭的要面见宋襄公请罪
[05:47.33]寡人因患头昏之急
[05:49.17]所以来迟
[05:50.25]请宋襄公恕罪
[05:53.03]宋襄公是拒不与唐军相见
[05:56.01]使其别居小事
[05:57.77]以兵卒看管
[05:59.15]形同囚禁
[06:01.33]又过了一日
[06:02.53]曾军方治
[06:03.81]同样是宣称身患疾病
[06:05.91]所以来迟
[06:07.51]宋襄公对付曾军
[06:09.19]一样是使其别居小事之中
[06:11.61]以兵卒加以看管
[06:15.24]滕 增处在齐
[06:17.42]鲁
[06:17.72]宋三国的夹缝之中
[06:19.62]对哪一国都不敢得罪
[06:22.64]滕增二军知道宋鲁不和
[06:25.28]赴宋公之约必会得罪鲁国
[06:28.44]但拒不赴约又会得罪宋国
[06:31.93]左思右想之下
[06:33.19]是不约而同的使出了装病之计
[06:36.17]故意误了会盟之
[06:40.76]宋乃是大国
[06:42.42]绝不会因为等候弹丸小国而推迟会盟之日
[06:46.74]这样滕
[06:47.68]增两国虽然赴会
[06:49.28]却未入盟
[06:50.38]并不会得罪鲁国
[06:52.82]而两位国君虽在病中
[06:55.00]也强撑着赴会
[06:56.70]其诚意理应会感动宋国
[06:59.66]得到宋公的恕罪呀
[07:02.32]宋公素以仁义自诩
[07:04.30]贤明传于天下
[07:05.92]无论如何也不会过于为难两位弹丸小国的国君呐
[07:12.82]但是两位小国之君却没有想到
[07:16.60]今日的宋公和往日的宋公那是大不相同
[07:21.85]往日的宋公只有贤明
[07:23.87]缺少威名
[07:25.13]今日的宋公因其平定齐国的大功
[07:28.47]以赢得赫赫威名
[07:31.23]今日的宋公看重其威名
[07:33.57]以远胜往日的宋公看重其贤明
[07:37.65]今日的宋公已无法容忍有谁轻视他的威名
[07:43.87]宋襄公招来了公子穆仪和公子荡二人
[07:47.33]商议如何处置滕
[07:49.25]增两位国君
[07:51.64]宋襄公是恨恨的说道
[07:55.02]欲霸天下
[07:56.84]须辅之以威
[07:58.87]今唐
[07:59.52]增二军有意轻视寡人
[08:02.62]若不严惩
[08:04.00]寡人之威名扫地矣
[08:07.40]公子木仪回答
[08:10.16]立威须在自身之力
[08:12.52]不必惩处小国之君
[08:15.96]公子荡是大声说道
[08:18.70]不然
[08:19.82]欲立威于天下
[08:21.26]强自身之力
[08:22.60]非惩处滕
[08:23.94]曾二军不可
[08:25.42]尤其是曾军
[08:26.76]绝不能够轻易放过
[08:29.60]公子木疑是不解的问道
[08:32.80]惩处小国之君
[08:34.62]如何能强自身之力呀
[08:37.70]公子当是得意的一笑
[08:39.56]说道
[08:42.44]睢水之畔的东夷各族
[08:44.18]勇悍好战
[08:45.48]当日齐侯称霸之时
[08:47.16]也未能将其收复
[08:49.10]东夷各族极敬睢水之神
[08:51.70]又与曾军有仇
[08:53.50]以微臣之见
[08:54.82]不若杀曾军以祭绥水之神
[08:58.24]此来亦可震慑各国诸侯
[09:00.54]使其不敢轻视宋国
[09:02.48]二来可嗜好东夷之族
[09:04.78]使其为我宋国征伐他国
[09:07.06]抢我自身之力
[09:09.60]公子荡此言大谬
[09:12.84]公子木疑是惊怒交加
[09:14.62]大喝道
[09:16.60]曾国在小
[09:17.64]也是一方诸侯
[09:19.28]绥水之神就算称之为神
[09:21.70]只是一方小神
[09:23.36]杀诸侯祭以小神
[09:25.28]为周朝望于天下以来
[09:27.10]从未见过之事
[09:28.68]宋国行之
[09:29.76]必然震撼人心
[09:31.14]名声大坏呀
[09:32.94]到了那时候
[09:34.06]别说图霸天下能不能保全宋国自身
[09:37.56]易不可支啊
[09:40.29]哎
[09:41.37]不然
[09:42.67]公子当此言
[09:44.37]寡人甚觉有理
[09:48.15]宋襄公说着
[09:49.47]他是喜形于色
[09:52.07]在他的心中
[09:53.43]宋国图霸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兵力不足
[09:58.52]如果他真如公子荡说的那样
[10:00.82]可以收服东夷各族
[10:02.72]强自身之力
[10:04.18]则宋国兵威势必大增
[10:06.50]能够与任何强国对抗
[10:09.40]何况小小的曾军
[10:11.06]竟敢如此轻视他这位一等公爵
[10:13.90]实属该死
[10:15.46]杀之何惜呀
[10:19.64]公子穆仪是苦苦的劝谏
[10:22.94]主公
[10:23.98]自古以来
[10:25.12]贤君祭祀
[10:26.52]连牛马之声也需慎之又慎
[10:29.62]唯大忌之时
[10:31.02]方可行之啊
[10:32.79]此乃贤君体谅上天好生之德
[10:35.75]不忍多伤牛马
[10:37.61]牛马之声尚须甚之
[10:39.59]何况人命
[10:40.57]又何况国君之命啊
[10:43.34]虽水之神
[10:44.42]小神也
[10:45.58]夷人所众
[10:46.74]非华夏大邦所一祭祀也
[10:49.50]主公
[10:50.06]杀曾爵以计
[10:51.30]东夷未必服之
[10:53.50]而天下诸侯必对我生畏
[10:55.70]惧之心
[10:56.40]不肯亲近我宋国矣
[11:00.26]子于好意
[11:01.94]寡人心中自知
[11:04.48]然不济睢水之神
[11:06.52]东夷诸族何以敬我
[11:09.24]不杀曾军
[11:10.70]则天下诸侯将视我宋国为玩物矣
[11:15.04]如此何能图霸
[11:19.61]宋襄公说着
[11:20.87]不容公子木仪劝谏
[11:22.63]当即下令斩杀曾军
[11:25.15]祭祀睢水之神
[11:28.91]公子穆仪是仰天大呼
[11:31.27]忧惧至极
[11:34.68]哎
[11:36.10]宋国危矣
[11:38.66]宋国危矣
[11:44.74]宋襄公是装作耳聋
[11:47.04]对公子木仪的大呼毫不理睬
[11:49.82]将曹
[11:50.66]朱两国之君招来
[11:52.36]告知他将斩杀曾军的决断
[11:55.54]曹
[11:55.80]朱二军吓得是面如土色
[11:57.92]拜伏在地
[11:59.02]不敢仰视
[12:01.18]啊啊啊啊啊啊啊
[12:04.88]宋襄公大笑着
[12:06.58]亲手扶起了曹
[12:08.00]朱二军
[12:09.88]二位与寡人情同兄弟
[12:12.90]何惧至此啊
[12:16.28]宋公性子急躁
[12:17.90]口口声声仁义大道
[12:19.54]却又滥行杀戮
[12:21.14]实是可怕呀
[12:23.36]曹
[12:23.72]朱二军都在心里边想着
[12:28.25]宋襄公在斩杀曾军的同时
[12:31.25]还遣使至东夷各族
[12:33.39]召集共同会济绥水之神
[12:37.01]东夷各族对华夏诸邦并不信任
[12:39.87]无疑首领应召附宋
[12:42.68]宋襄公是大失所望
[12:44.88]但还是行了祭神大典
[12:47.36]并派使者将祭神经过详细告知东夷各族首领
[12:52.24]以得其欢心
[12:54.32]然而东夷各族对于宋襄公的热心仍是十分冷淡
[12:59.28]连回报使者也不曾派出
[13:02.50]啊
[13:04.50]夷敌之族
[13:05.86]果然是形同禽兽
[13:07.78]毫不知礼
[13:10.16]宋襄公是怒气冲冲的说着
[13:13.23]滕军闻知曾军惨遭杀戮
[13:15.93]是惊恐不已
[13:17.25]慌忙使人归国
[13:18.69]进出内府宝物
[13:20.37]哀求宋襄公饶恕其罪
[13:25.05]宋襄公杀了曾军
[13:26.97]并未因此收服东离之卒
[13:29.25]心中一生悔意
[13:31.05]收下藤军的谢罪礼物后
[13:33.29]将滕军从囚室当中给放了出来
[13:37.71]哼
[13:38.80]上次齐国欲送众礼
[13:41.08]被你假仁假义的推拒
[13:43.16]害得我曹国是空牢了一场
[13:45.82]实是可弃
[13:47.82]今日你如何不提仁意
[13:49.84]拒受唐军之礼呢
[13:52.36]曹共公这心里边是越想越生气
[13:55.76]心中的恐惧又始终是无法消解
[13:58.76]不待会中
[14:00.06]径自离去
[14:03.94]会盟之时不辞而别
[14:06.14]那是极为失礼的事情
[14:08.04]亦是对盟主极为轻视
[14:11.16]曹国作为宋国最亲密的盟邦
[14:14.00]在这个时候不辞而别
[14:15.78]不仅是极为失礼
[14:17.50]更是对宋国的公然背叛
[14:19.98]其罪不知比曾军要大出多少倍呀
[14:24.75]宋襄公先是气的发昏
[14:26.83]继而是怒不可遏
[14:28.27]欲亲率大军杀奔曹国
[14:31.05]生擒了曹共公
[14:34.21]公子荡是主动请战
[14:37.07]主公
[14:38.05]杀鸡和用牛刀
[14:39.75]微臣愿领兵讨伐曹国
[14:44.02]他的收服东夷之策失败
[14:46.26]唯恐宋襄公见怪
[14:47.98]是急于要立下战功啊
[14:51.26]公子木仪又劝道
[14:53.86]主公既然图霸
[14:55.36]须以宽宏大量誓于诸侯
[14:58.08]曹军无礼
[14:59.18]可遣使责之
[15:00.64]不必大动干戈
[15:03.47]嗯
[15:04.42]宋襄公哪里肯听啊
[15:06.66]令公子荡率兵三百胜
[15:09.04]大举伐曹
[15:11.02]曹共公是早有准备
[15:12.92]并不与宋军接战
[15:14.40]死守都城
[15:16.00]公子荡是想尽办法
[15:17.88]也无法攻破曹国的都城
[15:20.24]转眼之间
[15:21.38]宋曹两军对抗已达三月之久
[15:26.89]宋襄公一怒之下
[15:28.55]居然杀了曾军祭祀小神
[15:31.01]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天下
[15:34.41]令众诸侯
[15:35.75]尤其是与宋国相邻的诸侯们震惊不已
[15:40.30]原来宋工并非是个贤君呐
[15:43.08]却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暴虐之君
[15:46.58]曹国与宋世代交好
[15:48.66]宋公却以大军伐之
[15:50.66]竟似世好战成性啊
[15:53.99]郑文公此时见齐桓公已死
[15:56.67]正欲投靠楚国
[15:58.73]遂借巨宋之名
[16:00.67]亲至郢都朝拜楚成王
[16:04.71]楚成王大喜
[16:05.97]赐给郑文公楚地所产赤铜三万斤
[16:09.99]但是当郑文公欲回国之时
[16:12.43]楚成王又大为后悔
[16:14.45]与郑文公盟誓
[16:16.17]此铜绝不可铸作兵器
[16:19.61]郑文公自然不敢违背誓言
[16:22.29]将楚成王所赐之铜
[16:24.55]铸成了三座巨钟
[16:28.77]见郑国朝楚大得好处
[16:31.41]臣蔡两国亦是先后朝楚
[16:34.51]楚成王担心齐国不服
[16:36.61]遂与齐国相约
[16:38.75]楚 齐 郑
[16:40.31]臣蔡五国与齐地相会
[16:43.43]声明各国永不侵犯
[16:45.57]永远和好
[16:47.52]从表面上看
[16:48.72]这可是一件大好事啊
[16:51.16]五国没有理由拒绝
[16:53.24]欣然赴会
[16:54.42]尽欢而散
[16:57.74]宋襄公听得五国相会之事
[17:00.24]大为恐慌
[17:01.32]忙将公子荡给召回了国中
[17:04.36]公子荡回报
[17:05.52]曹国已难以支撑
[17:07.06]再围困两个月
[17:08.34]他定然能够攻破曹国都城
[17:11.48]宋襄公听了
[17:12.86]犹疑几天之后
[17:14.30]还是发现了诏令
[17:16.48]让公子荡尽快撤军
[17:21.83]楚齐两国显然已对约会诸侯极感兴趣
[17:25.95]虽未名言称霸
[17:27.31]但其称霸之心
[17:28.57]已经是昭示天下
[17:30.97]宋国在诸侯之中
[17:32.47]虽非弱者
[17:33.45]国力却无法与楚齐相提并论
[17:37.78]宋襄公际遇称霸
[17:39.64]难免会和楚齐两国有所冲突
[17:42.42]只怕将有恶战在后
[17:45.28]他不愿让宋国的兵力在曹国有过多的消耗
[17:49.50]以致失了锐气
[17:52.05]公子荡接到诏令
[17:53.57]只好放弃了快要到手的战功
[17:56.19]班师回国
[17:58.03]曹共公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18:01.15]同时觉得他不该因为一时之怒
[18:03.71]得罪了世代盟邦
[18:05.77]曹国众文武大臣唯恐宋军右志已
[18:09.41]纷纷劝起国君
[18:10.87]向宋国遣使谢罪
[18:16.45]龚子荡刚刚回至国都
[18:18.75]曹国派来的谢罪使者就紧跟着来了
[18:22.63]宋襄公正当图霸之际
[18:24.61]也不愿意轻易失去了曹国这个世代盟国
[18:28.75]于是
[18:29.57]宋朝两国再次盟誓
[18:32.13]重修旧好
[18:33.41]更为亲密了
[18:36.50]忙完了曹国之事
[18:38.18]宋襄公的心思又用到了图霸大业上
[18:41.92]召集心腹重臣
[18:43.68]商议如何才能号令诸侯
[18:46.26]会盟称霸
[18:48.58]公子荡是献计说道
[18:51.98]方今有立争霸之国
[18:54.24]除我宋国外
[18:55.44]尚有楚齐两国
[18:57.92]齐之先君虽然称霸
[18:59.75]因近日朱公子之乱
[19:01.58]国势大弱
[19:02.74]元气尚难恢复
[19:04.52]故唯有楚国
[19:05.90]唯我宋国劲敌
[19:08.53]中原诸侯闻楚国之名
[19:10.69]一时心惊
[19:11.97]而楚国未敢称霸
[19:13.89]也是畏惧中原诸侯结盟相敌
[19:17.16]主公可借此行势
[19:18.78]妖楚入盟
[19:20.18]以楚国之强
[19:21.34]震慑中原诸侯
[19:23.30]又可以我中原诸侯之众
[19:25.58]威慑楚国
[19:27.28]如此
[19:28.22]处于中原诸侯俱在主公的掌握之中
[19:31.48]图霸
[19:32.26]易如反掌耳
[19:35.05]公子穆仪是赶忙摇头
[19:36.95]说道
[19:38.31]不可
[19:39.59]借力于人
[19:40.53]必屈从于人
[19:42.17]况楚国自号为王
[19:43.87]连周氏都不放在眼中
[19:45.97]岂肯受我宋国之邀呢
[19:49.33]楚国是否愿意受邀
[19:51.05]主公遣使一问
[19:52.69]就可得知
[19:55.35]公子荡又说道
[19:57.75]宋襄公听了公子荡所献之际
[20:00.77]已然动心
[20:01.99]不顾公子木医的反对
[20:04.11]前使奉厚礼至储
[20:06.35]转续其相邀之意
[20:09.29]出乎公子木仪的意料
[20:11.31]楚成王对宋襄公的邀请
[20:13.55]居然是欣然应允
[20:17.35]楚成王还言道
[20:18.87]会盟之势至大
[20:20.55]应由大国先行商定
[20:22.67]然后据民召集天下诸侯
[20:25.15]行煞血大礼
[20:27.01]共尊仁义大道
[20:29.96]宋襄公是闻听楚成王说出仁义大道四个字
[20:34.22]欣喜若狂
[20:35.72]认定楚国以许宋国为盟主
[20:39.08]当即指定陆上之地为宋
[20:41.78]齐
[20:42.20]楚三国的会商之处
[20:45.38]在宋襄公的眼中
[20:47.38]天下大国
[20:48.60]只有宋 楚
[20:49.76]齐三国
[20:50.96]而齐国又需宋国定期军位
[20:53.98]因此
[20:54.50]在实际上
[20:55.52]只有宋
[20:56.36]楚两国
[20:57.88]才是真正的大国
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长篇小说春秋战国由懒人唱听出品
作者 胡晓明
胡晓辉
演播
虹桥
第二十五章宋公争霸终无为
余地会盟作楚裘
话说周襄王十一年
也就是公元前六百四十一年春
雄心勃勃的宋襄公决心仿效齐桓公
会盟天下诸侯
共同畅行仁义大道
公子木仪无法阻止宋襄公的图霸大业
只好在细处加以劝谏
图霸之事
不宜太急
初次会盟
四五国便已足矣
公子穆仪说道
对于公子木仪的这番劝谏
宋襄公倒是从善如流
只向魏
曹 滕 诸
增五国国君发出了盟会之约
宋襄公知道
他虽然是名震天下了
但是许多诸侯仍然不会怎么看重宋国
纵然主动邀请
也恐怕难以请动大驾呀
他要给人一种令行禁止的霸主气象
有意挑选了五位绝不会拒绝他的弱小之国的国君
会盟之地定于曹宋边境
会盟之日定于三月初十
宋襄公带领公子穆仪
公孙固
公子档诸文武大臣
正好在初十之日赶至会盟之地
在宋襄公的预料中
此时五位国君早已站在大道之旁攻迎他的大驾了
想当年
齐侯首次会盟
连齐国在内
亦不过五位国君
儿寡人今日会盟
却有六国之君
已胜过当年的齐侯
但是
大大出乎宋襄公的料想
站在大道旁攻迎他的国军
仅曹共公与诸军二人
魏 腾
增三国之军
踪影皆无啊
宋襄公只觉得浑身的血液是轰的一下涌到了脸上
仿佛众文武大臣全在嘲笑他
曹共公非常恭敬的将一封薄书呈给了宋襄公
敌人亲卫使魏侯无法赴会
他让我代向宋公致歉
宋襄公的脸色这才舒缓了一些
接过了帛书
见上边的措辞亦是极为谦恭
十分满意
递给了公子木仪
让他与众文武大臣互相传看
然后他又问道

增二军为何不治啊

曹共公是犹豫了一下
才答道

增两国地处偏远
或许路上耽误了
寡人早在一月之前
就曾告知会盟大师
岂有耽误之理呀
宋襄公是勃然怒道
曹共公一惊
和朱军师对望了一眼
垂下头来
不敢再说什么
这时候公子木仪说道

增二军或有意外之事相阻
主公何妨等上几日啊
我宋国乃是堂堂一等公爵之国
岂能等候唐僧这等弹丸小国
宋襄公的心中是窝火至极
口中说道
会盟吉日乃太仆所定
不可轻改
也好
三人称众
今我宋
曹诸三国亦可称众
公子墓一事
尽量以轻松的语气说着
宋襄公脸上已经变成了铁青色
无论如何也轻松不起来
他心里道
刚才寡人还在嘲笑齐侯当年只有五国会盟
却不料寡人今日仅能以三国会盟啊
大国不服我宋国也还罢了
唐僧不过是弹丸小邦
如何也敢轻视寡人呢
但唯小国都是如此
寡人又怎能光大先祖
图霸天下呀
满腹怒气的宋襄公是抢座笑脸
和惴惴不安的曹
朱二军登上早已准备好的高台
来了一番歃血为盟
誓言同畅仁义大道
匡政天下
宋襄公是如愿以偿
手执牛耳
做了三国之盟的盟主
会盟之后
李应在馆社中是大摆酒宴
已是庆贺之意
宋襄公毫无当上盟主的欢悦心情
借口仁义大道需以简朴行之
取消了酒宴之乐
次日
藤军方至
忙不迭的要面见宋襄公请罪
寡人因患头昏之急
所以来迟
请宋襄公恕罪
宋襄公是拒不与唐军相见
使其别居小事
以兵卒看管
形同囚禁
又过了一日
曾军方治
同样是宣称身患疾病
所以来迟
宋襄公对付曾军
一样是使其别居小事之中
以兵卒加以看管
滕 增处在齐

宋三国的夹缝之中
对哪一国都不敢得罪
滕增二军知道宋鲁不和
赴宋公之约必会得罪鲁国
但拒不赴约又会得罪宋国
左思右想之下
是不约而同的使出了装病之计
故意误了会盟之
宋乃是大国
绝不会因为等候弹丸小国而推迟会盟之日
这样滕
增两国虽然赴会
却未入盟
并不会得罪鲁国
而两位国君虽在病中
也强撑着赴会
其诚意理应会感动宋国
得到宋公的恕罪呀
宋公素以仁义自诩
贤明传于天下
无论如何也不会过于为难两位弹丸小国的国君呐
但是两位小国之君却没有想到
今日的宋公和往日的宋公那是大不相同
往日的宋公只有贤明
缺少威名
今日的宋公因其平定齐国的大功
以赢得赫赫威名
今日的宋公看重其威名
以远胜往日的宋公看重其贤明
今日的宋公已无法容忍有谁轻视他的威名
宋襄公招来了公子穆仪和公子荡二人
商议如何处置滕
增两位国君
宋襄公是恨恨的说道
欲霸天下
须辅之以威
今唐
增二军有意轻视寡人
若不严惩
寡人之威名扫地矣
公子木仪回答
立威须在自身之力
不必惩处小国之君
公子荡是大声说道
不然
欲立威于天下
强自身之力
非惩处滕
曾二军不可
尤其是曾军
绝不能够轻易放过
公子木疑是不解的问道
惩处小国之君
如何能强自身之力呀
公子当是得意的一笑
说道
睢水之畔的东夷各族
勇悍好战
当日齐侯称霸之时
也未能将其收复
东夷各族极敬睢水之神
又与曾军有仇
以微臣之见
不若杀曾军以祭绥水之神
此来亦可震慑各国诸侯
使其不敢轻视宋国
二来可嗜好东夷之族
使其为我宋国征伐他国
抢我自身之力
公子荡此言大谬
公子木疑是惊怒交加
大喝道
曾国在小
也是一方诸侯
绥水之神就算称之为神
只是一方小神
杀诸侯祭以小神
为周朝望于天下以来
从未见过之事
宋国行之
必然震撼人心
名声大坏呀
到了那时候
别说图霸天下能不能保全宋国自身
易不可支啊

不然
公子当此言
寡人甚觉有理
宋襄公说着
他是喜形于色
在他的心中
宋国图霸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兵力不足
如果他真如公子荡说的那样
可以收服东夷各族
强自身之力
则宋国兵威势必大增
能够与任何强国对抗
何况小小的曾军
竟敢如此轻视他这位一等公爵
实属该死
杀之何惜呀
公子穆仪是苦苦的劝谏
主公
自古以来
贤君祭祀
连牛马之声也需慎之又慎
唯大忌之时
方可行之啊
此乃贤君体谅上天好生之德
不忍多伤牛马
牛马之声尚须甚之
何况人命
又何况国君之命啊
虽水之神
小神也
夷人所众
非华夏大邦所一祭祀也
主公
杀曾爵以计
东夷未必服之
而天下诸侯必对我生畏
惧之心
不肯亲近我宋国矣
子于好意
寡人心中自知
然不济睢水之神
东夷诸族何以敬我
不杀曾军
则天下诸侯将视我宋国为玩物矣
如此何能图霸
宋襄公说着
不容公子木仪劝谏
当即下令斩杀曾军
祭祀睢水之神
公子穆仪是仰天大呼
忧惧至极

宋国危矣
宋国危矣
宋襄公是装作耳聋
对公子木仪的大呼毫不理睬
将曹
朱两国之君招来
告知他将斩杀曾军的决断

朱二军吓得是面如土色
拜伏在地
不敢仰视
啊啊啊啊啊啊啊
宋襄公大笑着
亲手扶起了曹
朱二军
二位与寡人情同兄弟
何惧至此啊
宋公性子急躁
口口声声仁义大道
却又滥行杀戮
实是可怕呀

朱二军都在心里边想着
宋襄公在斩杀曾军的同时
还遣使至东夷各族
召集共同会济绥水之神
东夷各族对华夏诸邦并不信任
无疑首领应召附宋
宋襄公是大失所望
但还是行了祭神大典
并派使者将祭神经过详细告知东夷各族首领
以得其欢心
然而东夷各族对于宋襄公的热心仍是十分冷淡
连回报使者也不曾派出

夷敌之族
果然是形同禽兽
毫不知礼
宋襄公是怒气冲冲的说着
滕军闻知曾军惨遭杀戮
是惊恐不已
慌忙使人归国
进出内府宝物
哀求宋襄公饶恕其罪
宋襄公杀了曾军
并未因此收服东离之卒
心中一生悔意
收下藤军的谢罪礼物后
将滕军从囚室当中给放了出来

上次齐国欲送众礼
被你假仁假义的推拒
害得我曹国是空牢了一场
实是可弃
今日你如何不提仁意
拒受唐军之礼呢
曹共公这心里边是越想越生气
心中的恐惧又始终是无法消解
不待会中
径自离去
会盟之时不辞而别
那是极为失礼的事情
亦是对盟主极为轻视
曹国作为宋国最亲密的盟邦
在这个时候不辞而别
不仅是极为失礼
更是对宋国的公然背叛
其罪不知比曾军要大出多少倍呀
宋襄公先是气的发昏
继而是怒不可遏
欲亲率大军杀奔曹国
生擒了曹共公
公子荡是主动请战
主公
杀鸡和用牛刀
微臣愿领兵讨伐曹国
他的收服东夷之策失败
唯恐宋襄公见怪
是急于要立下战功啊
公子木仪又劝道
主公既然图霸
须以宽宏大量誓于诸侯
曹军无礼
可遣使责之
不必大动干戈

宋襄公哪里肯听啊
令公子荡率兵三百胜
大举伐曹
曹共公是早有准备
并不与宋军接战
死守都城
公子荡是想尽办法
也无法攻破曹国的都城
转眼之间
宋曹两军对抗已达三月之久
宋襄公一怒之下
居然杀了曾军祭祀小神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天下
令众诸侯
尤其是与宋国相邻的诸侯们震惊不已
原来宋工并非是个贤君呐
却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暴虐之君
曹国与宋世代交好
宋公却以大军伐之
竟似世好战成性啊
郑文公此时见齐桓公已死
正欲投靠楚国
遂借巨宋之名
亲至郢都朝拜楚成王
楚成王大喜
赐给郑文公楚地所产赤铜三万斤
但是当郑文公欲回国之时
楚成王又大为后悔
与郑文公盟誓
此铜绝不可铸作兵器
郑文公自然不敢违背誓言
将楚成王所赐之铜
铸成了三座巨钟
见郑国朝楚大得好处
臣蔡两国亦是先后朝楚
楚成王担心齐国不服
遂与齐国相约
楚 齐 郑
臣蔡五国与齐地相会
声明各国永不侵犯
永远和好
从表面上看
这可是一件大好事啊
五国没有理由拒绝
欣然赴会
尽欢而散
宋襄公听得五国相会之事
大为恐慌
忙将公子荡给召回了国中
公子荡回报
曹国已难以支撑
再围困两个月
他定然能够攻破曹国都城
宋襄公听了
犹疑几天之后
还是发现了诏令
让公子荡尽快撤军
楚齐两国显然已对约会诸侯极感兴趣
虽未名言称霸
但其称霸之心
已经是昭示天下
宋国在诸侯之中
虽非弱者
国力却无法与楚齐相提并论
宋襄公际遇称霸
难免会和楚齐两国有所冲突
只怕将有恶战在后
他不愿让宋国的兵力在曹国有过多的消耗
以致失了锐气
公子荡接到诏令
只好放弃了快要到手的战功
班师回国
曹共公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同时觉得他不该因为一时之怒
得罪了世代盟邦
曹国众文武大臣唯恐宋军右志已
纷纷劝起国君
向宋国遣使谢罪
龚子荡刚刚回至国都
曹国派来的谢罪使者就紧跟着来了
宋襄公正当图霸之际
也不愿意轻易失去了曹国这个世代盟国
于是
宋朝两国再次盟誓
重修旧好
更为亲密了
忙完了曹国之事
宋襄公的心思又用到了图霸大业上
召集心腹重臣
商议如何才能号令诸侯
会盟称霸
公子荡是献计说道
方今有立争霸之国
除我宋国外
尚有楚齐两国
齐之先君虽然称霸
因近日朱公子之乱
国势大弱
元气尚难恢复
故唯有楚国
唯我宋国劲敌
中原诸侯闻楚国之名
一时心惊
而楚国未敢称霸
也是畏惧中原诸侯结盟相敌
主公可借此行势
妖楚入盟
以楚国之强
震慑中原诸侯
又可以我中原诸侯之众
威慑楚国
如此
处于中原诸侯俱在主公的掌握之中
图霸
易如反掌耳
公子穆仪是赶忙摇头
说道
不可
借力于人
必屈从于人
况楚国自号为王
连周氏都不放在眼中
岂肯受我宋国之邀呢
楚国是否愿意受邀
主公遣使一问
就可得知
公子荡又说道
宋襄公听了公子荡所献之际
已然动心
不顾公子木医的反对
前使奉厚礼至储
转续其相邀之意
出乎公子木仪的意料
楚成王对宋襄公的邀请
居然是欣然应允
楚成王还言道
会盟之势至大
应由大国先行商定
然后据民召集天下诸侯
行煞血大礼
共尊仁义大道
宋襄公是闻听楚成王说出仁义大道四个字
欣喜若狂
认定楚国以许宋国为盟主
当即指定陆上之地为宋

楚三国的会商之处
在宋襄公的眼中
天下大国
只有宋 楚
齐三国
而齐国又需宋国定期军位
因此
在实际上
只有宋
楚两国
才是真正的大国
展开
反馈建议 | 免责声明
歌曲吧 - geq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