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第十二章
赵敏生放下茶杯
缓缓的抬起头
正对上李念那一双充满了希冀的目光
殿下可是有什么想法
赵敏生瞧着眼前李念那一副真诚的模样
又想起今天下朝后在赵宁身上瞧见的那个绣了字的香囊
心中便暗自有了打算
将军只管照常上折子
近些日安稳留在京城便好
李念瞧了眼坐在自己对面的赵敏生
只见他正若有所思的搓摸着自己左手的虎后
虽然他全然不知道赵敏生到底有什么打算
但此时除了爱人所说的做
李念也实在别无他法
好
李念答应的干脆
而且一旦答应
他便会完全照着赵敏生的安排来做
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
这是早在儿时李清便言传身教教会他的道理
冬日里
太阳落山总是格外的早
赵敏生与人寒暄了一阵
在出门时
天色已经有些昏暗了
赵敏生从李府出来以后
便径直回了涛运院
没再在别处闲逛逗留
若不是如此
兴许他再耽搁些功夫
便能在李府周围瞧见谢渊的软轿了
嗯
夏朝的时候
太后曾因听闻俩人昨日之事
派人来请谢渊过去
那时候他非但没有直接跟人走
还换过了自己的手下出宫贝利
为的就是要在晚间单独拜访太尉李青
这一位李将军
可谓是谢渊心里十分敬畏崇拜之地
李青十七岁带着李家军征战沙场
所到之处皆是无人敢往的艰险之地
大楚国除开东面是连绵的高山之地
南有南诏
西面与西林隔和而旺
北面又有匈奴不断骚扰
战事不断
那几年皇帝刚刚登基不久
战事连绵
朝中内外哀声一片
虽仍不乏有爱国之将愿意请缨
但也总是败多胜少
直到李钦在朝堂上主动请缨
多年来带着李家军南征北战
先是平定了西晋
使得西域不得不将自己的长公主派到大楚来和亲
并以此保证百年之中不再交战
后又出兵北境
使得匈奴的军队屡战屡败
最后不得不偃旗息鼓
大楚国现在边疆的安宁
可以说是当时李钦带领着李家军一寸寸守下来的
即便是后来其长子李毅被奸人所害
死在了晋中的君主手中
李家的忠心依旧日月可见
对于李清澈等忠良之辈
古功之臣
谢渊一向都是十分敬重的
况且
此次得以重活一世
李家将会是赵敏生身边的一大助力
他这个皇帝身边的宦臣
既然恬不知耻的做了人家外孙的老师
总该登门拜访
有所表示
为此
谢渊从人府前落了轿
特地扶开了身边伺候小太监
亲自走上前去叩门
外面还系着不薄的一层白雪
到了晚间
北风四起
也然有些冻人了
谢渊才刚从太后那里回来
一身官服来不及换
外面也只裹了个不算厚实的大厂
站在门外
冷的双唇发白
手指都有些冻僵了
可这李府的大门
还是迟迟无人来开
督公 这
一直在人身后候着的小太监瞧见这场面
心中难免窝火
却又不敢当着谢渊的面表现出来
只好走上前去想要将人劝回去
却不想谢渊的心思坚决
他才刚张开口
就被人赶了回来
无妨
你且去下鞭候着
是 奴明白
那小太监刚下了台阶站回了自个儿的位子上
谢渊那边便有动静了
虽说李府的大门还是没能打开
但自那扇朱红大门后
却隐隐的传过来话了
谢督公请回吧
我们将军说了
像您这种玩弄权术
心机深重之人
他不见
里面人的话一传出来
那几个站在台阶底下的小太监便都攥紧了拳头
眼神紧盯着李府的那一道大大门
就好像要试图用眼神将那大门瞪出来的窟窿一样
若是以往
朝中那些个不知轻重的言官胆敢对谢渊说出这种话
怕是隔天就会尸骨异处
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可今日到了李青这里
谢渊却显得格外的好脾气
即便是里面这人如此的出言不逊
他也没有与之计较
反倒是十分的客气
有理 嗯
即是这样
那谢某也不好再多叨扰大将军
只将拜帖和伯礼放于门外
劳驾告知将军一声
谢渊说罢
便真的只把拜帖与礼物放在了门外
转身上了软轿
打道回府
一路未做停留
督公
就那样把东西放在门外
李太尉真的能瞧见吗
回府的路上
一直侍奉在谢渊身边的小太监跟在轿边上
犹豫再三
还是问出了口
他家谢督工金盖刚一下朝就赶紧让他去置办东西
那东西还挺贵的呢
就那么扔在人家门口
万一李清他没瞅着
岂不是白费了谢渊的一片心意
嗯
谢渊坐在轿中
手抵着太阳穴
微微合着眼应了一声
谢渊虽说是个宦官
但身为太仆
武功自然也也不会低到哪里去
方才那门房来应门的时候
他便从中听出来了另一个人的脚步声
那人脚步沉稳
落地声音很小
这种脚步非常年习武者不能为
应当就是李青
果然不出谢渊所料
在他转身上轿走出去以后没过多久
李府的大门便打开了
最先探出头来的
是李青那截近乎花白的胡子
而后才是他的半截手臂和半张脸
谢渊拿来的东西
他倒是并未怎么对其上心
刚一拎进了门便交到了门房的手中
让人拿到屋中去了
倒是附在其中的那一纸拜帖吸引了他的注意
他很想知道谢渊究竟会在那张小小的字帖中留下什么给他
可打开一看
却发现只有寥寥几字
纵然玩弄权术
仍存赤子之心
谢渊的字
在整个大楚之中都称得上有名
字体囚劲有力
气韵流畅
配上上好的铜油烟墨和铁纸
看上去实在令人赏心悦目
李清将这拜帖捧在手上读起来
只觉到了现在还犹有墨香
赤子之心
说的好听
李青瞧够了那拜帖
又转身瞧了眼谢渊芳才占的地方
冷哼了一声
背过手去夺回了房里
虽然嘴上这么说
但那拜帖却是被他一路带回了书房
放进了抽屉里妥善保管了起来
第一天一早
二人照例上朝
下了朝之后
赵敏生便以有问题要请教为由
将人直接带回了涛韵院
书房之中
谢渊正对着赵敏生
眼瞧着杯中的第二盏茶也要喝的见底
这个人
还没说他叫自己来
到底是为了什么问题
殿下到底是有什么问题不懂
要请教奴才
谢渊瞧着正在自己对面安静的啃着字段盘里的桂花糕的赵敏生
犹豫了一会儿
终究还是问出了口
今日为了到他这里来给人答疑解惑
谢渊可是特地推了朝中两位大人的酒局才能到他这里来的
若是在此空耗时光
岂不是白费了他一番心思啊
有什么不懂啊
就是 就是
就是这里
对于谢渊这个突如其来的发问
赵敏生显然没有提前做好准备
只见他一口吞下了那有些噎人的桂花糕
随手便从书案上扯过来本不知道是什么书
翻开几页
看也不看的他就伸手指了个锯子
功生明
偏生暗
端雀声通诈
尾生塞
诚信生神
夸赞生圣
此六生者
君子慎之而与结
所以分也
没想到他这随手一扯
竟是扯了一本荀子过来
这一句大概是讲
公正产生聪明
偏私产生愚昧
端正谨慎产生通达
欺诈虚伪产生闭塞
真诚老实产生神明
大言自夸产生糊涂
这六种相声
君子要谨慎对待
也是与和节不同的地方
谢渊瞧着赵敏生所指的这个句子
逐字逐句的给人解释的清楚明白
既认真又耐心
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
兼听则明
偏听则明
殿下日后也应当时刻谨记
对对对
赵敏生瞧着眼前谢渊那一副认真的模样
心中喜欢的不行
眼神就跟粘在了人脸上一样
半刻都不肯落在眼前的书本上
是
敏生记得了
多谢老师前来为我解惑
赵敏生将人浑身上下都瞧了的周全
而后才恋恋不舍的收回了眼神
跟人提起了今日换他过来的真正目的
对了
那日督公来
我闻着督公身上熏了紫树香
就想着要送你个香囊
只不过我这一个大男人
既不懂女红针线
又不清楚督公你喜欢什么样的料子
赵敏生喝了口茶
略带着些兴奋的继续与人说道
不过昨个下朝我扶赵宁起来的时候
在他的袖口里倒是瞧见一个香囊
那料子可怪好看的
花样顶特别的
上面还绣了对鸳鸯和一个碗字
大概是哪家的女儿送予他的吧
听到这个碗字
谢渊的眼睛明显亮了一下
却还是端起茶杯佯装着喝茶
听赵敏生继续说了下去
说来一巧
昨日我去李府之前特意留意了一下
还真把那料子给找着了
就在西施的绸缎庄
他家好看的料子可真不少
宁王那个虽然好看
却太花哨
不配你
所以我便给督公选了个更好的
等到时候做好了再送与你瞧
谢渊一边听一边答了声好
可这心思却早已经不在这香囊上了
婉字
那是张洪才的女儿张廷秀的闺名小字
若宁王身上这个香囊真的是出自他手
那么眼下倒可以以此来大做文章
谢渊一边想着
一边饮进了杯中最后一口茶
茶盏落在桌上
发出一阵颇为清脆的声音
展开